|
伊尹画像(资料图片) |
|
进入腊月,说说饮食。
别以为它俗,“民以食为天”,它可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在关键时刻甚至影响着历史走向。从远古时期的茹毛饮血到今天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人们饱食之后寻找饮食文化之源,目光最终总要落在洛阳。
生于伊水滨,自幼入庖厨
洛阳的历史名人灿若群星,伊尹是其中耀眼的一个,仿佛从出生之日起,他的不平凡就已注定。
那是3600多年前夏朝末年的一天,在伊水流域的有莘国(今嵩县境内),一名女奴正在采桑,突然听到树洞中传来婴儿的哭声。她循声找到婴儿,将其抱出后献给了有莘国君。有莘国君觉得此事有异,便将婴儿交给庖人(厨师)抚养,同时让人“察其所以然”,弄清婴儿的来历。
不久,调查此事的人回来了,向有莘国君禀报:“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这是《吕氏春秋·本味篇》中的记载,意思是说婴儿之母住在伊水之滨,怀孕后在梦中得到神的指点,称如果看到臼出水,就要赶紧向东逃生,千万不能回头。第二天,这名善良的女子看到臼出水后,不忍独自逃走,将此事告诉了邻居,并在走出十里后回望家乡,结果身化空桑,这就是婴儿生于空桑的原因。
由于母亲居于伊水之滨,这名婴儿便以伊为姓,后称伊尹。他跟着庖人长大,有时也帮助疱人为有莘国君烹制可口的食物,练就了一手高超的厨艺。不仅如此,天资聪颖的他还接受文化熏陶,成了有名的贤者,有莘国君爱其才干,让他当女儿的师仆。虽然还是奴隶身份,对伊尹来说却大不一样:当了国君女儿的家庭教师,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学习很多东西,深入思考天下形势和治国之道了。
当时夏桀无道,人心思变,商汤欲取而代之,却缺一个有力的帮手。商汤久闻伊尹之名,便请有莘国君把这个奴隶送给自己,被拒绝后又想出一个办法:娶有莘氏女为妻。这次有莘国君大喜,不假思索就将伊尹作为陪嫁奴隶送了出去。伊尹“由厨而入相”的人生,就此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