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新安县文物普查队在铁门镇水源村发现一通《荒年序》碑。该碑保存较好,碑文字迹清晰,详尽记述了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豫西新安、渑池等地的大旱惨景。
清代《荒年序》碑发现于水源村的樊氏祠堂内。樊氏祠堂是个小四合院,目前无人居住,东西两边的房屋已非常破旧,上房和门楼保存尚好,《荒年序》碑就放置在祠堂的上房内。
碑的上半部分长0.6米,刻有《荒年序》碑文,下半部分为樊氏世系图。该碑为长方形,青石质,刻立时间为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通高1.40米,宽0.7米;碑文为楷书,共37行,满行34字,共约1200字,标注“樊清扬撰文 樊惠元书丹”。由碑文内容并结合发现地点,可以推断出此碑应为樊氏宗祠所立。
祠堂,旧时又称“祠庙”或“家庙”,是同一姓氏人员祭祖的场所。据《礼记》记载,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允许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在中原地区,祠堂与寺观、庙宇一样,是民间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重名望,宗亲家族观念很强,希望家族人丁兴旺,所以,他们会不惜重金购地选址建祠盖庙,增加宗族的凝聚力。古人在祠堂内所立的碑刻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以弥补正史、志书之不足。
《荒年序》碑,碑文以散文文体和纪实手法记述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的旱灾、风灾、虫灾及灾害给生灵带来的苦难,今天读之,仍催人泪下。
碑文首句对这场灾荒做了概述:“(光绪)三年,天大旱,周围数千里,年半不雨,风先示变,蝗复为灾,乃秋夏不稔,而岁大饥。其饥也,实鬼神、人物、草木、鸟兽之劫也。”接着,文章按时间顺序记述了荒灾的过程及由此出现的抢劫、掘坟、人食人等人间悲剧。
文末有言:“作鄙俚言,以戒后人,尔后人尚鉴于此,勤俭为本,积粟积金,勿临渴掘井使室家生死离分可也。”
专家认为,碑文层次清晰,语句质朴,给人以诸多警示与启示,以质朴的语言记述了一场殃及“数千里”的灾害及由此给生灵带来的苦难,可以说是散存于民间的“史页”。
说起《荒年序》碑,该村上年纪的人都知道,虽说现在村南有河,但村民们都有节约用水的习惯。另外,千唐志斋内的铁门镇西义地掘坑丛葬碑对碑文所述旱灾也有记载:“清光绪三年,河南大旱。新、渑灾尤重,十室九空,道殣相望,有一村饥死无一家者。”(见习记者 肖依斐 通讯员 王宇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