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潞泽会馆即现在的民俗博物馆。该馆在清代相当于长治、晋城商人的“驻洛办事处”。
沿着九都路往东走,到了新街南路口,一眼便看见了潞泽会馆。
身旁是瀍河,南边不远处是洛河,山西商人在建的这个会馆,颇得水运之便。我的采访,便从这两条河流开始,潺潺流向久远的岁月......
桥下是水,水上是船,船上是商人。商人为啥把会馆建在河旁呢?
有河便有桥,会馆西边一箭地,便有一座桥。可问问桥畔人家,都不知此桥建于何代,其实在明代,这座桥就建在这里了。原名仁惠桥,更名耿公桥,俗名小石桥。
有小石桥,必有大石桥,大石桥就在会馆屁股后面不远处。桥上,来往走动的是临河人;桥下,汩汩南流的是瀍河水。
好了,前面交待了桥和水,下面便要说说山西商人了。你想,桥下是水,水上是船,船上可不就是人和物,不就是人流和物流么?不就是繁荣的商贸景象么?
这便是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洛阳南关码头的影子,已经再现了——那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事情,当时的洛阳,是晋商东去齐鲁,北上燕赵、南下吴越的必经之地,而洛阳南关洛水之阳,有一个热闹的水旱码头。江南的丝绸,北国的骏马,西南的珍禽,东南的海盐,都会从这个码头上出现。而从卢氏、洛宁顺洛河下来的竹筏,从栾川、嵩县沿伊河下来的木排,伴着船工号子向东去了,给这个码头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话说那山西商人,看中的就是洛阳这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他们琢磨着:要是在码头附近,建一座金碧辉煌的会馆,既利于商务洽谈,又便于住宿招待,还可显示晋商的实力,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会馆是异地商人的“大使馆”。潞泽会馆,相当于山西长治、晋城商人的“驻洛办事处”
会馆是明清时期的产物。
顾名思义,“会”是聚会的意思,“馆”是宾客聚居的房舍。说的通俗点,会馆就是聚会和聚居的场所。当然,会馆的主人决不会是当地的商人,而是异地客商。
最早出现的会馆,是在明朝的永乐年间,安徽芜湖人在北京设置了芜湖会馆,以作亲朋寓居或涉足商界活动洽淡之所。后来数十年间,各省的商人和官僚,纷纷在京建立会馆。
到了后来,会馆演化为三类:一是为官绅乔寓之馆。二是既为官绅又为赶考士子的客居之地。三是专门为赶考士子设置的住读之所。
公元1744年,诺大的中国正笼罩在乾隆朝的盛世繁华里,在洛阳老城密密麻麻的青砖青瓦民居方阵中,出现了一组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占地一万五千多平方米,楼阁层层,气势非凡。这就是闻名中原的潞泽会馆。
当时老城一带的居民,只知道这会馆是山西人盖的,但对“潞泽”两字,却感到陌生。其实这“潞”,指的是当时的潞州,时称“潞安府”,也就是今天山西的长治市;“泽”指的是当时的泽州,时称泽州府,也就是今天山西的晋城市。
两地商人来到洛阳做生意,刚开始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的,生意上有风险,就想找一个神灵来保佑。
敬哪位尊神最合适呢?当然是敬关公喽。第一,关公忠义刚烈,人所敬仰;第二,公关是地道的山西人,是“老乡”,所以就要敬关公。所以还有种说法:潞泽会馆,最早其实是关帝庙。
话说潞泽两州的商人,受到了关公的庇护,生意做得稳稳当当,人人活得滋滋润润,于是倡议再次集资,扩建关帝庙。此时,一位商人提议,不如把关帝庙扩大,变成一个会馆,凡我潞泽两州的商人,均可落脚会馆,一拜关公,二做生意,互通信息,广为联谊。
如今看来,这个主意甚好。这正像如今的“花会搭台、经贸唱戏”一样,山西商人那时候就知道搞横向联合了。如此一来,这群商人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大家慷慨解囊,踊跃捐款。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该馆的西厢房内,如今还有两通石碑,记载着这些商人的捐款数目。其中,绸布商祁永兴捐银3千两,外加十亩地。萧立盛捐银2030两。这些捐款人的名字,都密密麻麻地刻在石碑上,至今历历在目。其中也有捐20两9钱的,也有捐22两的,数目虽少,却表达了一份心意,也给记下了,碑上有名。
现在想想,山西商人是很注重凝聚力的,他们并没成立什么商会,你来了我走了,住下的也就住下了,离开的也就离开了,但大家似乎有一种默契,均能相互帮忙。谁的手头紧了,要借钱,就可以向会馆贷款,会馆总是存着一部分基金,大伙儿凑起来的,再供大家用度。
所以在当时的洛阳,山西商人是以团体的姿态,在他们的“驻洛办事处”和睦共处,共度岁月的,这给洛阳人留下了好印象。
潞泽会馆规模宏大,装饰考究,近千件木雕石雕作品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艺术珍品
潞泽会馆的正门上,镶嵌着一块石质匾额,上刻“潞泽会馆”四字,是1941年题写的,出自潞安府王毅之手。如果俯视一下这个建筑群落,可看到现存的有舞楼、大殿、后殿、钟鼓楼、东西穿房、东西厢房、东西配殿及西跨院等建筑。而据老辈人讲,原来舞楼前还有魁星楼、文昌阁、九龙壁,但惜之不存,已毁于上世纪60年代。
如今,舞楼实际上成了会馆的穿堂大门。
这舞楼是目前河南最大的古舞楼。一般游客进得门来,只知道赶紧递门票,不知道仔细欣赏舞楼,殊不知这样一来,就错过了好景致。
舞楼也叫戏楼,主要用来唱戏。那时每逢春节,这里便很热闹,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要连演3天大戏。3天之内,潞泽两州因生意羁绊不能回山西老家的商人,都要在舞楼前面正中场地上落座,附近老街坊,城郊众戏迷,也纷纷赶来,过过看戏瘾。
那舞楼好不气派,比关林的戏楼还要高,还要大,是二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面积486平方米。舞台很大,既能演文戏,又能演武戏。当初建造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台下观众的视角,使台下的不同角度都能看清台上的演出。据几位老人回忆,当年的演员们来到会馆之后,都住在舞楼两侧的耳房内,男演员住一间,女演员住一间。耳房与舞台之间,有穿堂相连,演出时,演员可直接从耳房来到舞台上不须绕路。所以山西商人很自豪,说方圆左近200里以内,只有这座舞楼布局巧妙,演员一旦上了舞楼,可以几天不下楼,穿堂就能演出,倒头便可睡觉。
舞楼的舞台,正对着大殿。
大殿也是重檐歇山式,也是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不过比舞更加宏伟,整体呈方形。内外的檐柱多达32根,柱顶石皆用三层石雕组合而成,上刻精巧瑞兽、逼真莲花。其雕刻的精细,其刀法的纯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大殿内有彩绘,但与清代同期官式彩绘差异较大,多吸收地方民俗彩绘艺术,是研究清代河南地方建筑彩绘重要的实物资料。我看到大殿大梁上有毛笔写的“大清乾隆九年”字样,讲解员说,这是潞泽会馆始造年代最准确的记录。
其实这里最典型最完美的是柱础,柱础就是柱子的基础。要知道这里的柱础,并非拿一般的石头作个垫脚而已。每个柱础,都堪称雕刻精美的石雕作品。大殿外檐有6个石柱础最具特色,上层为二龙盘鼓:二龙首尾相连作环绕状,采用的是最费工的透雕形式;中层系六兽钻桌:幼象、幼羊、鹿、狮子、老虎、狻猊围着卓案嬉戏玩耍,有的钻进,有的钻出,神态十分可爱;下层为十二覆盆莲瓣纹,每瓣里面用浅浮雕刻了燕子、蜻蜓、蝙蝠和蝴蝶。
光是这大殿,讲解员就不停地给我讲了半个多小时,竟也没有讲完其全部内容,他说他还有一个故事,很奇特,出了大殿再讲,让我有个悬念!
原来,潞泽会馆几经沿革,最初是关帝庙,后来圈禁过壮丁,关押过犯人,现在成了民俗博物馆。
他说的这个悬念,其实是一个真实的事情。说的是解放后的某一个时期,这里曾作过看守犯人的场所。围墙之内,再有围栏。殿柱之间,隔成囚室。但即使如此严密的布控,也挡不住攀檐走壁之徒。忽一日照例点卯,查点犯人,发现少了一个。当时四下寻找,并无踪影,急得看守人员虚汗直冒。正着急,一犯人用手一指说:哎呀!那不是他吗?在上面!众人一看,那犯人竟顺着高高的柱子爬了上去,平卧于大梁之上。真不知他是怎样攀援那光溜溜的粗柱子的。
大凡一个建筑群落,在它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之后,往往因其建筑面积大,弃之可惜,就会挪作他用。潞泽会馆也是这样,到了近代,铁路、公路运输兴起,漕运衰落,加上瀍河水和洛河流量递减,来往船只渐稀,长治和晋城的商人,慢慢星散各地,会馆昔日热闹景象不再,殿宇失修,彩绘剥落,门前冷落,竟至寂寞荒凉了。
这样一来,本是商业会馆的潞泽会馆,却时不时住进一些和尚道士。清末以降,更有那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屡屡进驻其间,又屡屡搬出,直叫那殿前的石狮,看惯风云;路边的舞楼,演出活剧。
军阀看中这里的高墙深院,把那新弄来的壮丁和役卒,囚禁其中,百般奴役,隔上一段时间,来几辆军车,就把这些人拉走了。至于这些人被拉到哪里去了,恐怕连会馆里的关帝爷也不知道。
那些没有被拉走的,并没有让他回家去,而是死到里面了!所以这一带的老人们说,旧社会,从潞泽会馆往外面抬死人,可不是什么稀罕事!那些壮丁役卒,有累死的,有病死的,也有被打死的。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潞泽会馆在这里挺立了260多年,经历改朝换代,目睹天翻地覆,至今在它的墙壁上,还能看到累累弹痕。攻城炮火、飞机轰炸,枪林弹雨,以及地震之类的天灾和人为地破坏,都没能让它从地面上消失。
不容易,真不容易!
1988年,潞泽会馆揭开新的一页,洛阳民俗博物馆在此成立;2000年,其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大门可以直接通向九都路,门前广场绿化了,馆内陈列丰富了。民俗文化中的婚丧嫁娶场面,均用塑像再现,非常生动。曾一度寂寞的潞泽会馆,成了民俗文化的长廊,青春焕发,游客纷至。
本报记者 孙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