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月的春风拂过北邙,洛阳城便成了牡丹的海洋。
一座城市的步步生花
红绿灯牡丹含羞明灭,电单车尾灯暗藏芬芳。四月的洛阳,牡丹早已不是草木,而是镌刻在一街一巷的城市心跳。
今年牡丹文化节,洛阳按照“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新文旅理念,推出牡丹赏鉴、汉服体验、宫廷御宴、博物馆探秘等10项主体活动、35项联动活动,邀请游客共赴一场春日的“花之约”。
在“汉服打卡圣地”洛邑古城,八位牡丹仙君NPC身着牡丹汉服亮相巡游,勾勒出“肉红秾艳”的国色气象;在中国首个牡丹专题博物馆——洛阳牡丹博物馆,触碰大数据柱的刹那,缤纷牡丹色系如星河倾泻,游客得以亲手解锁《洛阳牡丹记》的历史密码;在曾经的隋唐皇家池苑九洲池,“夜赏牡丹”与“夜游九洲”相得益彰,暖黄灯晕染下,牡丹红艳似火,重现诗人笔下的“天香夜染衣”……
一场新文旅的生动实践,让千年牡丹浸润“十三朝”的烟火与风雅,演绎步步生花的行走诗篇。
一片产业的欣欣向荣
当洛阳牡丹与产业相生,一花绽、百业荣。
这些年,洛阳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拉长牡丹产业链条,“洛阳牡丹”品牌持续叫响。
眼下,龙门古街牡丹市集游人如织。非遗手作、牡丹衍生品、牡丹美食悉数登场、洋洋大观。牡丹瓷将唐风宋韵凝成“永不凋零的国色”,并屡屡作为“国礼”,登上大国外交的舞台;牡丹全花茶坠入琉璃盏,如贵妃出浴般舒展腰肢,每一口皆是“舌尖上的盛唐”;分子萃取术雕琢下,牡丹籽油如琥珀般流淌,滋养“国色肌理”……庐舍那大佛的微笑下,洛阳牡丹产业风采绽放。
当下,洛阳牡丹“入馔”“入饮”“入妆”“入画”,开发出4大类型产品340多种深加工产品,牡丹产业总产值超10亿元,绽放出绚丽的富民之花。
灼灼其华,芬芳千年。洛阳牡丹,是千百年铭刻的诗行,也是新时代流淌的华章。
但,正如网友所说,“一万句关于洛阳牡丹的讲述,都不及亲眼一睹其芳华”!
来洛阳吧,在和煦春风里,看国色如何倾国倾城,看盛世如何落笔成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