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批远赴乌兹别克斯坦的洛阳考古人员结束工作返回国内,为续写丝路文明交流新篇章贡献洛阳力量。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洛阳曾与西域各国联系密切。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推进,洛阳充分发挥考古领域优势,积极参与中亚地区考古,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共同探寻丝路历史。近日,又一批远赴乌兹别克斯坦的洛阳考古人员结束工作返回国内,为续写丝路文明交流新篇章贡献洛阳力量。
发掘墓葬40多座,出土文物800余件
本次跨境考古工作历时3个月,由西北大学牵头组织。来自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的张如意、李勇、孙和筱、方盾等4名考古人员,作为多家国内外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成员,在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1号墓地开展田野发掘和文物修复工作。
“我们共参与发掘墓葬40多座,出土文物800余件。”方盾介绍,拉巴特1号墓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苏尔汉河州,自2017年开始考古发掘,已基本被确认为大月氏留下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该处遗存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至公元1世纪前半叶,相当于我国汉代。
作为游牧民族的历史遗存,这里出土的文物充满典型的游牧文化特征。方盾说,在男性墓葬中,有短剑、箭镞、削刀、带扣等铁器随葬品;而在女性墓葬中,则可以看到手镯、戒指、耳环、发簪等铜首饰,以及大量费昂斯(早期玻璃)、玛瑙、石榴石等串珠。此外,出土的文物中还有金箔饰片和双耳罐、高足杯、单耳杯等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