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洛阳着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 2022.09.16 08:28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阅读空间(资料图片)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洛阳是黄河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我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黄河文化带建设,着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新时代洛阳“黄河故事”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保护利用

  打造黄河文化新地标

  近日,在龙门大道与古城快速路交叉口东南角,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项目与周边绿化、水系等景观融为一体,靓姿显现。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新地标。

  “未来,游客可以在这里看一看非遗展示馆,逛一逛非遗古街,读一读与非遗有关的书籍……”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将打造集珍品收藏、陈列展览、活态展示、教育研学、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让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黄河流域的文化大市,洛阳正从国家的高度、全局的视野深度审视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把宏大叙事的黄河文化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讲得清的“黄河故事”。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博物馆群构筑“东方博物馆之都”,成了游客探寻黄河文明的“网红打卡地”;《唐宫夜宴》《风起洛阳》《龙门金刚》等文旅IP频频出圈;“无上龙门”“知道·老君山”等沉浸式文旅项目吸引众多游客体验……一曲“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黄河大合唱正在河洛大地雄壮唱响。

[1]  [2]  下一页  尾页
[ 责任编辑:赵彤彤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市妇幼保健院召开建院70周年表彰大会
    市妇幼保健院召开建院70周年表彰大会
  • ·老人久咳不愈,原来是患了肺栓塞
  • ·一碗稀饭引发吸入性肺炎 老年人需谨防误吸
  • ·症状虽不起眼但有心衰风险
  • 从东转到西 街区显魅力
    从东转到西 街区显魅力
  • ·园林披彩装 赏景品文化
  • ·观古迹,赏美景,访古探今游夏都
  • ·礼乐小镇享悠闲 天师庙中瞰周山
  •  
    新闻排行
  • 碧水清流润河洛!洛阳大力推进美丽幸...
  • 快讯!共青团洛阳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
  • 洛阳气温止跌回升 但最低气温仍在0℃以下
  • 洛阳重点人群请注意!新冠XBB三价疫苗...
  • 洛阳小木匠千里走单“骑” 行程超9000...
  • 购房合同上身份证号码错误该咋办?官...
  • 专科可报!伊滨区公开招聘10名乡镇卫...
  • 洛阳市瀍河区减轻教师负担清单发布 这...
  • 洛龙区定鼎门街道王庄社区:活化利用...
  • 客家涂氏涂山堂
  • 百姓呼声
    从未启用的地下停车位也要交管理费?
    车管所黄牛占几十个号致民众排不上号
    精彩图片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
    层林尽染美如画 生态旅...
    中信重工:赶制国内外...
    洛轴科技:打造国内领...
    精彩热帖

    逆光的红叶

    洛阳兴洛湖

    龙凤山古镇掠影

    侗族少女
    /我的摄影
    /光影 白马寺
    /洛阳方志 方知洛阳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