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北宋的周敦颐气度非凡,文学、哲学、理学样样玩得转,“洛学”宗师程颢、程颐兄弟曾是他的学生。
“二程”的父亲程珦非常欣赏周敦颐,不但把两个儿子送到老周门下求学,而且自己去世后也要和周敦颐当“邻居”,嘱托家人把自己安葬在伊川县周敦颐墓的不远处。
周敦颐眼界开阔,教学方法独树一帜,“二程”跟着他学到的不仅有知识,还有真理。
人要讲理
周敦颐一生都在讲“理”,这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
往大了说,北宋文化繁荣,思潮奔涌,文人士大夫可站在前朝巨人的肩膀上俯仰天地、承上启下。
往小了说,周敦颐生于一个有爱的大家庭,父慈母爱,兄友弟恭。他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他投奔他的舅舅郑向。郑向是龙图阁学士,博学多识,处世公允。他对周敦颐寄予厚望,将其视如己出,常辅导他功课,引导他理性思考。
周敦颐长大后,享受北宋高官子弟优待当了官。他把天理公道放在心里,廉洁清正,襟怀坦荡,初入仕途就展现了超强的办事能力。
公元1040年,二十来岁的周敦颐出任洪州分宁县主簿,负责审理案件,量刑恰当,被告、原告皆心服口服。有一桩陈年悬案,案情复杂,拖了很久。周敦颐接手后,废寝忘食查清事实,很快就解决了。老百姓交口赞叹:“老吏比不上小周啊!”
因政绩突出,公元1044年,周敦颐被提拔为南安军司理参军。南安监狱有一个囚犯,罪不至死,但“一把手”转运使王逵是个酷吏,坚持要从重处决这个囚犯。老王素日霸道,下属们不敢跟他争辩,只有周敦颐一人不畏官威,与老王据理力争。争辩到最后,周敦颐怒了,决定辞官:“这官当着有啥意思?人命关天,以杀人来取悦上级这种事儿我不干!”
他坚持公理、正义凛然的样子触动了王逵,王逵最后遵照律例办案,没杀那个囚犯。
以理服人
周敦颐辗转各地为官,明辨是非,威望极高。行为不端的富豪、黠吏、恶少,一听见他的名字就惴惴不安,老百姓听见他的名字则满怀欣喜。
他宠辱不惊,以诚立身,以理服人,就算有人不喜欢他、诽谤他,他也不争辩。
史书记载,周敦颐在合州(今重庆境内)当判官时,上级领导赵抃来视察,有人诬告周敦颐不务正业,搞得老赵对周敦颐的印象很不好,不给周敦颐好脸色。周敦颐处之淡然,一笑了之。
后来,老赵的好友偶然间与其聊起周敦颐,一顿猛夸,夸周敦颐除奸剪弊、干脆利落,清正廉洁深得民心;再后来,老赵又听说周敦颐与顶头上司王逵“讲理”的传闻,便扭转了对周敦颐的看法。
公元1061年,周敦颐出任虔州通判,正好被派到虔州知州赵抃手下工作。老赵目睹周敦颐的所作所为,拉着他的手亲切地说:“我如今才算真正认识了你呀!”
周敦颐爱莲花,他在《爱莲说》中盛赞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侄子想走捷径,求他开后门弄个一官半职,他断然拒绝,耐心开解,让侄子走正道,好好干。
他说,“官清赢得梦魂安”。
所乐何事
阅历丰富、洞察世事的周敦颐,是一个讲理的好官,也是一个讲理的好老师。他在任期间,在地方上兴办学堂、发展教育;晚年退隐山林,教书授徒。
以理释儒,以儒解禅,是周敦颐极擅长的。他的《通书》《太极图说》等著作,融通儒释道,阐释了万物的本源、天理的根源、宇宙的规律,充满智慧。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向善,进德修业”,而人性向善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的教导。教学“重在启发”,须“以诚为本”,引导学生积极自学。
他说,刑治是为弥补道德不足而作的万不得已的选择,要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必须尊师重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洛阳学生程颢、程颐深受周老师影响。周敦颐常引导“二程”探寻孔子师徒“所乐何事”,启发他们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二程”由此踏上了探寻理学之路,开创了“洛学”。
你看,好老师并不是满口大道理,而是耐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某日,程颢拜访周老师,归去时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心怀诚善,心有追求,哪怕是吃馍喝水、曲臂当枕,生活照样充满乐趣!(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