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隋书》记载,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两年之后,他又开江南河,南抵余杭(今杭州)。至此,以洛阳为中心的“人”字形隋唐大运河正式形成。
沁河蜿蜒汇入黄河
壹 沁河入黄河处
《隋书》中记载,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也就是说,永济渠的渠首在沁河入黄河处,南对洛口。
所谓洛口,就是伊洛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也是通济渠从西苑“达于河”的地方。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在这里修建了大型粮仓,就是洛口仓。
沁河发源于山西,穿太行山至济源、沁阳、博爱等,在武陟折向东南,经小岩村注入黄河。
小岩村,过去称小原村。明代周梦旸在《水部备考》中称:“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东北,由红荆口经卫辉府,凡六十里,入卫河。昔隋炀帝引沁水北通涿郡,盖即此地也。”
沁河连通黄河后,南与通济渠相接,洛口仓的漕粮可向北转运。在沁河东岸,人们再引水向东北流入卫河,进入白沟,基本实现了这一段大运河的南北贯通。
不过,后来沁河、黄河淤塞严重,永济渠南段曾遭废弃,这一带的运河故道已很难寻觅。
贰 运河源头与运粮河
沁河淤塞后,永济渠改道,名称几经更迭,源头也变得复杂起来。
今天,人们通常称永济渠为卫河。清嘉庆年间成书的《畿辅安澜志》记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
卫河得名与春秋卫地有关。关于它的源头,常见的说法有三个。
一是丹河。丹河是沁河最大的支流,它从太行山流出,经博爱、武陟等地汇入卫河。
二是大沙河。大沙河与丹水相近,也是源出太行山,经博爱等地汇入卫河。
三是百门泉,也称百泉。它位于辉县西北两公里处,北宋时永济渠改称御河,曾以百门泉作为源头。
无论丹河还是大沙河,从博爱到入卫河这一段都被人们称为运粮河,这也是永济渠漕运功能的体现吧。
卫河流经淇门村
叁 淇门村与“三河口”
据《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北征袁尚、讨伐乌桓时,曾“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白沟是永济渠的前身,后称卫河,而曹操“遏淇水入白沟”的地方,就在今天的浚县淇门。
淇门位于浚县西南,与卫辉交界。它因地处淇河入卫河口而得名,曾是繁华的官道渡口和驿站码头。
今天,这儿是一个安静的村庄。淇河、卫河与共产主义渠在村北交汇,当地人称“三河口”。
古色古香升仙塔
除了河流交汇,淇门村还有一个标志,就是升仙塔。相传全真四子曾在这里归隐,并留下一通四仙碑,刻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
有意思的是,淇河原本是注入黄河的,属黄河支流。曹操“遏淇水入白沟”后,淇河汇入卫河,最后注入海河,也就成了海河支流。
永济渠流经浚县古城
肆 运河畔的浚县古城
浚县古称黎阳,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济渠从其中穿过,留下不少古迹,如浚县古城、云溪桥、大伾山石佛、黎阳仓遗址等。
浚县古城位于永济渠畔,渠上有始建于明代的云溪桥,就在西城门外。城中有一座高耸的文治阁,俗称钟鼓楼,重修于清代,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对很多人来说,知道浚县,是从正月的浚县庙会开始的。庙会热闹非凡,到处可见泥咕咕、柳编等传统手工艺品,让人流连忘返。
大伾山石佛是浚县的著名景观。上古时期,黄河流经这里,《尚书·禹贡》中有大禹“东过洛汭,至于大伾”的记载。南北朝时,黄河水患频发,后赵石勒听从佛图澄的建议,在城东大伾山上凿岩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
到了金代,黄河改道,浚县终于远离河患威胁。作为“镇河将军”的大佛却留了下来,与大伾山一起成为永济渠的见证。
伍 黎阳仓与隋末风云
黎阳仓位于浚县大伾山下,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段的重要粮仓。隋朝末年,杨玄感在这里起兵造反,使辽东前线的隋炀帝乱了阵脚,也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杨玄感是杨素之子,位高权重。杨素生前恃功骄倨,隋炀帝曾说,如果杨素不死,可能会被夷灭全族,这让杨玄感很不自在。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二征辽东,让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见天下将乱,遂占据黎阳仓城,起兵造反。当时,李密建议他北上涿郡,截断隋炀帝的归路。他却选择了南渡黄河,攻取洛阳,以号令天下。
结果,洛阳城久攻不下。隋炀帝闻讯从辽东紧急撤兵,回来平叛,杨玄感很快被杀。
杨玄感死了,他不知道,隋炀帝的“大业”将从此止步。当时民怨沸腾,隋炀帝想第三次亲征辽东,但因无人响应,只得草草收场,隋王朝也走向末路。
如今,黎阳仓遗址上分布着84座仓窖,还有仓城、护城河、漕渠及宋代建筑基址等,也许隋亡之后,它到宋代依然存在。
永济渠上云溪桥
陆 大运河与道口古镇
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修通后,沿线兴起了许多运河名城,道口就是其中一个。
历史上,道口长期归属浚县。据《浚县志》等记载,它本是运河边的一个码头,最早有李姓人家在这里摆渡为生,因此也称李家道口。
明清时期,运河上的船只南来北往,昼夜不绝,道口的生意也十分兴隆。这里沿运河建起了顺河街,街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很快成为名头响亮的一方重镇。
道口交通便利,位置重要,其归属却变更频繁。尤其近代以来,它时而归属浚县,时而归属滑县,直到1949年才固定下来。
这一年,滑、浚两县解放,道口划归滑县。当年11月,滑县将县政府迁至道口,从此一劳永逸。
永济渠过道口后,继续流向东北,也催生了天津、北京等运河名城。元代定都北京后,将隋唐大运河裁弯取直,成一字形的京杭大运河。永济渠风光不再,但这些运河名城依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