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自今年6月对苏羊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以来,考古人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5000多年前华夏大地史前社会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多实证。
玉钺
19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自今年6月对苏羊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以来,考古人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5000多年前华夏大地史前社会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多实证。
苏羊遗址位于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下村两自然村内,2019年10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北临洛河、南望熊耳山,呈南高北低走势,东西宽约970米,南北长约1050米,面积约60多万平方米。
根据遗址的分布范围和文化特征,考古人员将苏羊遗址分为苏羊区和下村区两个片区。今年6月以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苏羊遗址展开系统调查和勘探。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研究室主任任广介绍,今年勘探工作的重点在遗址北部的苏羊区,基本确认这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体拥有双重环壕的区域中心性聚落遗址,在此区域内发现了人工环壕、生活区、墓葬区、人工湖沼等重要遗迹——
●人工环壕:与护城河类似,为防卫而设
人工环壕位于苏羊区西部,宽15米至30米,距现在的地表深为4.5米至9米,推测其功能与护城河类似,为防卫而设置。任广介绍,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环壕进行解剖发掘,已能看到环壕的大致结构,整个壕沟连同遗址西边断崖将苏羊区西部围和成一个封闭的区域,初步判断环壕的修建时代应不晚于仰韶晚期。
“在环壕内侧,我们发现大面积密集分布的文化层堆积和遗迹,偏西侧有大面积的红烧土,部分区域堆积厚度达5米左右。”任广说,初步推断此处应为核心生活区。
灰坑
●生活区:发现庙底沟阶段房址
在环壕内遗存丰富的核心生活区,考古人员共清理房址11处,灰坑、窖穴126座,沟1条。
任广介绍,已清理的房址中,有4处保存相对较好的仰韶文化中期房址,其为连间或单间的地面式建筑遗存,墙体为木骨泥墙,墙内壁有光滑的青灰面,地面坚硬光滑,为经过细致加工的灰褐色“水泥面”。在房屋地面上,考古人员还清理出大面积的墙体或房顶倒塌堆积。
“这次发现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房址的规模和形制,在洛阳地区是首次发现。”任广说,这为探讨河洛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筑技术、建筑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