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偃师二里头遗址相继出土3件形制奇特、工艺精湛的绿松石铜牌饰,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谨就这些铜牌饰与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神徽”的相关问题,略作说明。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偃师二里头遗址相继出土3件形制奇特、工艺精湛的绿松石铜牌饰,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谨就这些铜牌饰与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神徽”的相关问题,略作说明。
1.考古发现和传世的绿松石铜牌饰
1981年,在二里头遗址圪垱头西北清理的4号墓里出土1件兽面纹绿松石铜牌饰,“呈长圆形,长14.2厘米,宽9.8厘米。中间呈弧状束腰,近似鞋底形,两侧各有二穿孔纽。凸面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排列成兽面纹。凹面附着有麻布纹。”(图②)这件铜牌饰出土时放在墓主人胸前略偏左侧的地方。
②(图片为资料图片)
1984年,在二里头四期的11号墓里,又发现1件兽面纹绿松石铜牌饰,出土时也是放在墓主人的胸前,形制与1981年出土的相类同,长16.5厘米,宽11厘米。(图①)
①(图片为资料图片)
1987年,在二里头四期57号墓里也出土1件兽面纹绿松石铜牌饰,形制、大小与1981年出土的1件大体相同。
这3件绿松石铜牌饰形制奇特、纹饰精美,很快引起学者的关注。其实,这种铜牌饰在以往的著录里已有发现,可惜大都流散海外,目前共集录有16件。一般认为,流散海外的绿松石铜牌饰,都应属于二里头文化的遗物,有的可能就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李学勤先生将这种铜牌饰称之为“二里头文化的饕(tāo)餮(tiè)纹铜饰”,受到学术界的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