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王湾遗址见证华夏史前文明承袭过渡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河洛广记  来源: 洛阳网 2021.10.20 08:15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一展厅——“第一王朝”,可以看到多个与夏文化密切相关的遗址展示,王湾遗址是尤为重要的一处。展柜内陈列的数件王湾遗址陶器,是华夏史前文明承袭过渡的有力见证。

黑陶镂空高柄豆

  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一展厅——“第一王朝”,可以看到多个与夏文化密切相关的遗址展示,王湾遗址是尤为重要的一处。展柜内陈列的数件王湾遗址陶器,是华夏史前文明承袭过渡的有力见证。

  王湾遗址位于市区西部涧河东南岸的一处台地上(今涧西区工农街道王湾社区),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发现该遗址。1959年秋和1960年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

  如今,在王湾社区,不少老人对60多年前的考古记忆犹新。因为考古队人手不足,当时年少的他们中有许多人参与了现场考古:“挖出了好多瓶子、罐子、碗和瓮,光尖底瓶就有两种,考古队对每件挖出的东西都登记编号,工作做得很细。”

  王湾遗址最重要的发现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3米左右。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曾以实习生身份参与王湾遗址的发掘与资料整理。“王湾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从仰韶时期一直延续到龙山时期,延续时间较长且较为连续,分的时段也比较清晰,在豫西地区颇具典型性。”郭大顺介绍,在王湾遗址发现的器物中,以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的部分最为丰富,因此大家把这里称为“过渡期”。

  “这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研究室主任任广介绍,在那个年代,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已被发现,而王湾遗址的考古发掘,首次确立了豫西地区仰韶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的分期,为这两种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清晰可靠的证据。

  根据地层叠压打破关系,王湾遗址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仰韶文化早、中期,第二期是仰韶文化晚期或由仰韶文化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期,第三期是河南龙山文化晚期豫西类型。

彩陶钵

  这三期文化之间是如何过渡的?通过考古资料,我们或许能探知一二。

  王湾一期文化发现居住房基7座,出土了大量的生产、加工工具,如纺织工具、饮食器具等。这时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陶器上装饰有线纹、弦纹及彩绘等。

  王湾二期文化的出土器物除沿用第一期工具外,还出现了穿孔石铲、石镰、蚌刀、蚌铲等。在出土的陶器中,泥质黑灰陶逐渐增加,红陶最少。而且,这时的陶器出现了新的纹饰,如眼睛纹、波纹、疏松网状纹及篮纹、方格纹等彩陶纹饰,鼎、罐、瓮、碗、豆、盘等器型为主要器型。

  王湾三期文化发现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但在数量、器型和制作技术方面都比第二期有了明显飞跃。最突出的工具是有肩石铲、穿孔石刀、三棱镞等。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灰黑陶为主,红陶已经不见踪迹。陶器纹饰以拍印方格纹、竖篮纹为主,带领瓮、夹砂小瓮、鬲、鬶(guī)、盉(hé)等全新的器型开始出现。

  时间的长河向前流淌,生活在河洛大地的先民们,在不断适应与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一步步推动文明站上更高的台阶。他们播种收获、制陶造酒、繁衍生息,为二里头文化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记者 智慧 见习记者 梁笑宇 通讯员 郝君涛/文 记者 曾宪平/图)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科普星火耀河洛 精神传承育新苗
科普星火耀河洛 精神传承育新苗
  • ·伊滨区举办2025年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校园篮球联赛
  • ·河南发恩德获批“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 ·“来的都是客!”伊滨油菜花田里的这碗家乡面真“香”
  • 吃蛋白粉会导致肾衰吗
    吃蛋白粉会导致肾衰吗
  • ·这种病正在侵害年轻女性!洛阳专家提醒……
  • ·鼻咽癌竟是真菌“伪装” 5倍血糖引爆感染
  • ·小便很油是咋回事?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全市文旅产业发展专项工作会议召开
  • 踏青赏花不误春!洛阳天气晴好 最...
  • 聚焦汽车以旧换新!汽车置换更新...
  • 洛阳延安路植入年轻化业态 解读...
  • 新安县北冶镇:发展中药材种植 助...
  • 牡丹界“劳模”——一年开花两次...
  • 尽赏国风国潮!中国国花园打造多...
  • 面点师王旭涛:让牡丹花在舌尖“...
  • 洛阳第三十三届国际赏石文化艺术...
  • 国际“Z世代”牡丹花城周游记活动...
  • 百姓呼声
    中通私自处理快..
    畔山二期占道经..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精彩图片
    洛宁县马店镇:农...
    牡丹绽放迎客来【...
    牡丹公园:古牡丹...
    油菜花海醉游人!...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