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河南人爱说“中”。有人推测,这是因为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分天下为九州,而豫州在中心。豫州既是“中州”,这里的人也便与“中”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众所周知,河南人爱说“中”。
有人推测,这是因为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分天下为九州,而豫州在中心。豫州既是“中州”,这里的人也便与“中”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洛阳地处豫西,是河洛地区的核心。在古代,这里更是被称为“天下之中”,最早的“中国”也指这一带。
天下之中,也称天地之中,以及地中、土中等。用它来指代洛阳一带,从西周初年就开始了。
当时,周武王在弟弟周公的辅佐下,从黄河孟津渡挥师北上,灭了商朝。回来之后,他却没有喜色,而是终日忧劳,以致夜不能寐。
周公闻讯,急忙赶去探询原因。周武王说,自己虽承天命,灭了商朝,但天保未定,周王朝基业不稳,如何能睡得着觉?
在他看来,只有依天室,定天保,即在靠近天室的地方建都,永保天命,周王朝才能基业永固。
涧河畔的周王城
周武王说的天室,其实就是嵩山。他要定天保的地方,就是伊洛平原上的“有夏之居”,即夏王朝的都城所在地。
灭商之后,周武王曾登上天室祭天。当时,他极目四望,看到伊洛平原南有三涂山,北有黄河等险阻,伊河与洛河流淌其中,距天室也不远,遂决定在此定都。
可惜的是,他壮志未酬就去世了。其子周成王继位后,周公辅政,营造洛邑,并将象征王权的九鼎迁来,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周公“认证”的天下之中,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也被称为“中国”。
何尊铸造于周成王时期,1963年在陕西宝鸡出土,今藏于宝鸡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其铭文中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要“宅兹中国”,即迁都洛阳一带,这也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来源。
周公定鼎洛邑,制礼作乐,奠定了周王朝的八百年基业。此后,“王者必居天下之中”成了人们的共识,这不仅是地理上的选择,也是文化上的认同。
阳城遗址博物馆前的夏禹像
禹分九州
先秦典籍《尚书·禹贡》中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这九州分别为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其中,豫州处在中心,也称中州。
大禹是黄帝玄孙,居处就在豫州,具体来说是在洛阳一带。唐代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中,就有“禹居洛州阳城”的记载。阳城在嵩山之南,即今登封市告成镇。这里有阳城遗址博物馆,就在观星台景区内。
周王城广场的周公营造洛邑雕像
周公营洛
相传大禹曾铸九鼎,代表九州,作为至高无上的王权象征。在夏商周三代,九鼎随王权更迭而迁移。西周初年,周公营洛,也迁来了九鼎,史称“定鼎洛邑”。
周王城广场,中心为周公营造洛邑群雕
到东周时,王权势微,诸侯多有不臣之心,开始觊觎传国重器九鼎。如楚庄王北上伐陆浑戎的时候,就曾借机兵临洛阳城下,打听九鼎轻重,留下了“问鼎中原”这个典故。
当时,周天子派王孙满前去劳师。面对咄咄逼人的楚庄王,王孙满说,鼎的大小轻重,其实“在德不在鼎”,如今周的天命还在,这不是你应该问的,楚庄王只好退兵。
嵩山少林寺
何为天室
周武王灭商后,曾因未能“依天室,定天保”而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何为天室?学者考证,古代天、大通用,大又与太通用,因此天室即嵩山,具体可指嵩山东段的太室山。
在藏于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天亡簋(guǐ)铭文中,有一句“王祀于天室”,可对此进行印证。
天亡簋铸造于周武王时期,其铭文称周武王灭商后,曾在天室举行祭祀大典。在《左传》中,则有周幽王“为大室之盟”的记载,根据杜预等的注解,大室即中岳。
天室与嵩山,就这样一步步被画上了等号。
定鼎路上,紧临隋唐紫微城应天门的周公庙
三涂之山
周武王要建成周洛邑,选址就在“有夏之居”,即夏王朝定都的伊洛平原上。当时,他站在嵩山上“南望三涂,北望岳鄙”,最终选定了这个地方。
所谓三涂,即三涂山,位于今嵩县城南。这里是伊河中下游的分界,又称崖口。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理伊河水患,就是在这里遇到妻子涂山氏女并生下儿子启的。
在历代典籍中,三涂山又被称为涂山。大禹曾在这里举行中国最早的“阅兵式”——涂山之会。据《左传》记载,当时“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次大会也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中岳庙的崧高峻极坊
封禅中岳
说到封禅,人们常会想起泰山。
其实,嵩山是中岳,从周武王到汉武帝、武则天等,都曾选择封禅嵩山。如《汉书》中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至于中岳”,亲自登上嵩山,还令祠官增修了太室祠。
武则天登基后到嵩山封禅,更是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昭示“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
嵩洛自古为一体,嵩山得名中岳,与洛阳的地位有关。如《史记·封禅书》中说:“昔三代之居(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
今登封太室山东麓有中岳庙,太室祠为其前身。
汉魏洛阳城遗址
北魏迁都
战国思想家荀子说:“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有4000年的建城史,建都史则长达1500年。这里居住过上百位帝王,其中有些就是为“卜宅中土,经略四海”而迁都洛阳的,比如北魏孝文帝。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王朝,后来逐渐汉化。到孝文帝时,为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改革,遂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
迁都后,孝文帝带头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并要求皇室贵族等去世后也要葬在洛阳,不得北返。
在孝文帝看来,洛阳长期作为国都,这里的语言才是“正音”。《魏书》中记载,他要求朝廷官员“断诸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下者如果不改,就会遭到贬职。
孟津一带黄河
运河中心
隋炀帝时迁都洛阳,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使洛阳天下之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南北大运河也称隋唐大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元代时,隋唐大运河被“裁弯取直”,不再经过洛阳,称京杭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曾在诗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当时,洛阳“四方入贡道里均”的优势十分明显。唐高宗曾在《建东都诏》中说,洛阳“中兹宇宙,通赋贡於四方”,每当关中缺粮,他就率众到洛阳就食。武周至唐玄宗开元年间,洛阳更是一派“万国朝天中”的繁荣景象。
观星台
河洛正音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曾要求鲜卑官员“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即改说以洛阳话为标准的普通话。
所谓正音,也称雅言、官话,最早形成于河洛地区的洛阳一带。
东周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教授学生,就坚持使用雅言,不用方言。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将河洛正音带到了闽南,称为河洛话。唐代诗人张籍曾在《永嘉行》中说:“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东晋时期,名士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即讲一口标准的洛阳话,令时人羡慕不已。唐宋时期,洛阳话仍被奉为正音,如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正。”
直到清代,学者潘耒还称:“河洛天地之中,雅音声韵之正。”可见洛阳话在古代的地位。
画外音
嵩山全景
嵩洛与少林寺
与今天的区域划分不同,古人常视嵩洛为一体,或将嵩山与洛水并称。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诗称:“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喜欢游山玩水,晚年长居洛阳,他在诗中写到嵩洛的次数更多。比如,他在《看嵩洛有叹》中说“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在《闲吟二首》中说“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
尽管白居易常与三五好友结伴同游,“送老消春嵩洛间”,却仍觉得不够自在,声称“唯欠结庐嵩洛下,一时归去作闲人”。
白居易晚年好佛,嵩山有始建于北魏时期的少林寺,只要他乐意,可以随时造访。相比之下,他比献身佛门的玄奘似乎要自在得多。
玄奘是洛州缑氏人,少年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后来西行取经,历尽艰辛。从西域归来后,他想到家乡的少林寺翻译经书,却因唐太宗和唐高宗反对,始终未能如愿。
少林寺与皇家渊源很深,至今流传着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南幸嵩洛”,游了少林寺和中岳庙等处,并下令仿照北京紫禁城重修中岳庙,使其成了五岳中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群。
重修后的周公测景台
测日影的人
地处嵩山东南的告成镇有观星台,其设计者为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相传他曾在这里昼测日影,夜观极星,最终编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精确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天5时49分12秒,与科学仪器测定的数据相差无几。
现在,观星台是个景区,环境清幽,吸引着不少天文爱好者。前几年,我写天文学家僧一行时曾来过这里,还邂逅了天文爱好者曹书敏。当时正值中午,他带着工具在这里测日影。
我与他聊了一会儿,他说自己是一名教师,坚持每天中午测日影已有三年。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认真地说:“古代的实测数据都没有了,我要坚持记录,也许将来有用。”
这次,我们来到观星台时,已是下午5点左右。我向工作人员打听曹老师,得知他已于2017年出版了《告成观星台天文测量与探究》一书。
在观星台南边,还有一座周公测景(通“影”)台,相传为唐代天文学家南宫说仿制,明嘉靖年间重建。
当年周公营造洛邑,可能并非通过测日影来确定天下之中。然而,这并不妨碍人们将其当真。后来还有“洛州无影”的说法,证明这一带确为天下之中。
日落时分,记者在观星台拍照
中还是不中
河南人喜欢说“中”,这个字能表达很多意思,比如行、好、能、可以等。如果意思相反,那就是不中。
其实,说“中”并非河南人的专利。《康熙字典》对“中”字有这样一条解释:“俚语。以不可为不中。”并举例称古书里有一句“无能为役”,杜预就解释为“不中为之役使”。
杜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十三世祖,长期生活在魏晋时期的京师洛阳,他这样说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将无用或不合用称为不中用,有时简称不中,在其他地方也并不少见。如西汉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
《红楼梦》的作者也喜欢这样说。如第25回写宝玉遭赵姨娘等人算计,已是奄奄一息,贾母忧心如焚,赵姨娘还在旁边假惺惺地劝:“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这个不中用,意思就是不中了,没救了。贾母一听大怒,直接将她骂了回去。
在第39回中,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这个不中用则是指无用。
看,如此简单的一个“中”字,是不是也让人读出了博大精深的感觉?(记者 张广英 记者 曾宪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