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为三个阶梯。洛阳盆地位于黄河中游的河南省西部,正处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洛阳八关与洛阳盆地示意图 绘制 银刚
洛阳盆地
打开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为三个阶梯。洛阳盆地位于黄河中游的河南省西部,正处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洛阳盆地又称洛阳平原、伊洛平原等,是由崤山及其支脉邙山、熊耳山,嵩山及其余脉万安山等围成的一个盆地。
在洛阳盆地腹心,是由伊河、洛河(瀍河、涧河为其支流)下游冲积而成的平原。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古被视为“天下之中”,是古人理想的建都之所。
《逸周书·度邑解》中说:“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夏王朝将都城建在伊洛平原上,这里诞生了“最早的中国”。
《史记·封禅书》中说:“昔三代之居(君),皆在河洛之间。”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的都城史长达1500年。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古代帝王建都为什么一定要选“天下之中”?《周礼》中解释,这样才能天地合、四时交、风雨会、阴阳和,国泰民安。而且“天下之中”交通便利,“四方入贡道里均”。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洛阳盆地,会发现在中心地带不到30公里长的洛河沿线,自东到西分布着偃师商城、夏都二里头、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东周王城等五大都城遗址。如此密集的都城分布举世罕见,人称“五都荟洛”。
自夏商至唐宋,洛阳盆地受到诸多王朝的青睐,还因为它东接虎牢,西连崤函,北依黄河,南据嵩岳,“河山控带,形胜甲于天下”,为都城安全提供了保障。
除了这些天然屏障,历代政权还在盆地周围多设险关要隘,拱卫京师。如东汉设立洛阳八关,就更使洛阳盆地四塞险固,易守难攻。
东汉时,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曾在《二京赋》中盛赞洛阳形胜,从中依稀可见八关的影子:“泝(sù,同“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
可以说,洛阳八关基本界定了洛阳盆地的范围。(记者 张广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