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5日洛阳再次解放当天,中共洛阳工委即决定出版自己的机关报,以宣传党的政策和解放战争形势,恢复和发展生产,动员群众支援前线。经过3天紧张筹备,《洛阳日报》的前身——《新洛阳报》于1948年4月9日诞生。
1949年《新洛阳报》全体职工合影
1948年4月5日洛阳再次解放当天,中共洛阳工委即决定出版自己的机关报,以宣传党的政策和解放战争形势,恢复和发展生产,动员群众支援前线。经过3天紧张筹备,《洛阳日报》的前身——《新洛阳报》于1948年4月9日诞生。
正如创刊号《发刊词》中所说,《新洛阳报》从创刊之日起,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各界人民服务,致力于新洛阳的民主建设,凡人民所需者,莫不全力而为”的宗旨。至1949年8月11日因故停刊,历时一年多的《新洛阳报》见证并记录了洛阳一段特殊的历史。
当时的记者、编辑是如何开展新闻工作的?他们身上发生过哪些故事?
出版伊始,编辑部只有3人
1948年4月9日,《新洛阳报》刚开始出版时,编辑部只有钱抵千等3位同志。之后,又从部队及地方陆续调进了一些人,并从地方上吸收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组建了组织机构。
贺斌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较早参加报社工作的地方青年之一。1948年5月12日上午,18岁的贺斌来到父亲工作的洛阳电厂,碰到了电厂领导辛戈。
“小青年,你是啥文凭?现在干啥职业?”辛戈问。
“我是初中文凭,眼下没干啥。要不,我来你这儿上班吧?”贺斌随口作答。
“来我这儿干啥?你有初中文化水平,这年头多难得呀!我给你写封介绍信,你到《新洛阳报》工作吧!”辛戈说。
贺斌喜出望外,当场应允。
拿着辛戈写好的介绍信,贺斌兴冲冲地前往《新洛阳报》办公地点,找到《新洛阳报》编辑部。贺斌向他们说明来意,采(访)通(讯)科科长看过介绍信后,高兴地握住贺斌的手说:“你愿意来,太好了,我们欢迎!”
随着一些知识青年的加入,《新洛阳报》的办公队伍不断壮大。
当时,钱抵千任社长,艾柏任编辑部主任。当年5月,从部队借调来的同志要回部队,这时中央南下工作团到洛阳工作的钟纪民、廖永祥等相继补充到编辑部来。地方青年较早到报社工作的是许金台、贺斌、任华峰、胡次元等。
1948年5月,编辑部和印刷厂迁往丁家街;12月,报社又从丁家街迁到三官庙,房舍、院落也比较宽敞了,并增设了电台,工作人员也增加到40多人。
当时,《新洛阳报》人虽少,但大家热情很高,每当从收音机里抄收到重大胜利的消息,就立即印发号外,干部、工人都不辞辛劳,亲自上街叫卖。
设备简陋,夜以继日写稿、印刷
那时,报社的任务重、人员少、设备简陋,为了把报纸办好,全体职工都在困难的环境中艰苦奋斗。
《新洛阳报》记者胡次元曾回忆,大家白天外出采访,晚上写稿、编稿、校对,夜以继日工作。没有办公桌,同志们就挤在一张大案子上办公;没有交通工具,就步行外出采访;整个编辑部只有几把雨伞和几双胶鞋,下雨时谁外出采访谁用;没有足够的办公用纸,打草稿的纸用了这面反过来再用那面。上班不分白班、夜班,统统是早上6点半起床,7点学习,晚上10点下班就寝。没有照相机,题花、插图和美术标题字都是由美术编辑陈天然用木头刻制的。
当时,《新洛阳报》的印刷条件也很简陋。1948年9月,上级从山东老解放区的大众日报社调来郎桂荣、张明岗等人支援《新洛阳报》,当时的印刷基本依靠以前的老设备,一部破平台手摇对开机、一部手摇铸字机和一部石刻机,后来又购置了一台新对开机;铅字中,标题字很少,连报纸最常见的“老五号”字,也缺少很多;除了节日报纸用新闻纸,其他时间都用民间常见的“麦秸纸”印报。
印刷厂的排版工人当时用的是一堆“老五号”铅字模,必须一个一个地拣字排版,而且由于铅字模残缺不全,又专门配了一名刻字工人,一旦发现铅字模缺字,得马上用手工刻一个木字模补充上去。
为了增加版面内容,需要改“老五号”字为“新五号”字,因印刷厂没有“新五号”铅字模,铸字组组长杨诚同志就步行到鲁山《豫西日报》去铸字,铸好后用骡子驮回洛阳,路途历尽了艰辛。
形势复杂,记者外出采访要带枪
艰苦的办报环境,并不足以让报人们畏惧;可怕的是,洛阳当时尽管解放了,但国民党在撤退时,还在洛阳布下了许多土匪、恶霸、特务、反动会道门成员等反革命残余势力,时刻准备反扑,妄图颠覆新生的红色政权;而盘踞西北的胡宗南更是屡次扬言要反攻洛阳。
在这种严峻而复杂的社会形势下,《新洛阳报》记者证的发证单位是洛阳警备司令部,上面印有“希各处岗哨验证放行”字样。记者外出采访,一般都带着手枪,夜间外出采访,还背着步枪。
贺斌曾回忆当时的采访环境。他第一次下县采访,临行前,采通科科长发给他一把手枪和四五发子弹,说是“路上要防身,有支枪比啥都管用”,他这才知道,经常下县采访的记者都配有手枪。以后,这把手枪就归他保管了。
“当时子弹非常紧缺,得想办法自己弄子弹。白天他出去采访时,通常手枪里装的是‘土造子弹’,晚上出去采访相对更危险,他就往枪里装几粒好一点的‘进口子弹’。”贺斌回忆。
带着手枪去采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现在很难想象。幸运的是,在那些带枪采访的日子里,贺斌从来没有与敌人正面交锋过,也就从来没有过开枪的机会。
然而,并非每位记者都这么幸运。1949年3月,《新洛阳报》记者许金台在孟津县采访时,夜宿后海资村(今孟津朝阳镇朝阳村)。次日凌晨,反动会道门庙道匪徒突然发动暴动(史称“海资暴动”),许金台开枪反击,弹尽之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杀害。
完成使命,办报精神传承至今
为了医治国民党留下的创伤,减轻洛阳人民的负担,报社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大家穿的是粗布军衣和“踢死牛”鞋,每天早餐、午餐吃的是小米稀粥,只有晚餐是汤面条,晚餐成为一天中最受欢迎的美食。
艰难的环境中也有难以忘却的欢乐时光。张明岗曾回忆,每个月,报社会有两次“改善生活”,这些“好饭”既简单又好吃,饭里会多出几块煮得喷香的肉块,这是同志们最高兴的时光。
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大家还节衣缩食,支援前线。1949年1月2日,职工们捐钱捐物慰劳前线将士。印刷厂工人赵韬、刘惠民、王戌成各捐一个月的工资小米150斤,任中龙、韩金水各捐半个月的工资小米,厂长郎桂荣、副厂长徐志扬、铸字组组长杨诚各捐一个月技术津贴,共捐小米1810斤、中州币640元。编辑人员也捐出小米385斤、中州币920元,还有鞋、袜、手套、笔记本、铅笔等。
1949年8月,经过人民政府的“剿匪反霸”运动,洛阳的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工农业生产及其他各项事业也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此时,中共河南省委为了“集中力量办省报”,决定让包括《新洛阳报》在内的地市级报纸全部停刊。那年8月11日,《新洛阳报》出完最后一期,完成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共出版478期。
自停刊之日起,《新洛阳报》的一部分记者、编辑被调入《河南日报》工作,而贺斌等另一部分记者、编辑被调入当初与《新洛阳报》同一天成立的新华社洛阳支社工作。对于《新洛阳报》被停刊,大家虽然都感到遗憾和惋惜,但都根据上级安排,斗志昂扬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在《新洛阳报》出版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有120多名热血青年参与创办了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报纸。他们的辛劳付出,忘我的办报精神,凝结成一笔笔宝贵财富,被历代报人铭记、传承。(洛阳日报记者 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