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离中考越来越近,不少考生可能不把语文放在心上,因为感觉语文成绩拉不开差距,但语文考试也有拉分题,就是满分为50分的作文——写一篇好作文,甚至可以和其他人拉开10分至20分的差距。
眼下,离中考越来越近,不少考生可能不把语文放在心上,因为感觉语文成绩拉不开差距,但语文考试也有拉分题,就是满分为50分的作文——写一篇好作文,甚至可以和其他人拉开10分至20分的差距。
那么,如何在考试中顺利通过作文的重重关卡呢?市五中九年级语文组教师牛艳娜为大家讲解秘诀。
-第一关:审题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审题是指对作文题目所表达的中心、范围、立意方向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进行全面审视。”牛艳娜说,只有审题正确,才能拿到基本分数,否则就算文字基本功再好,也不会得高分。因此,在写作前一定要全盘考虑,找准题眼,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牛艳娜说,以去年我省中招作文题目《我的青春里有____》为例,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考生要理解青春的内涵,不要幻想成年以后的事儿,更不能沉浸在儿时的记忆中,所表现的主旨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另外,题目中的“我”限定了只能用第一人称叙述,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故事。
-第二关:构思
“一篇作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巧的构思。”牛艳娜说,写考场作文与写一般作文不同,在时间有限、难以打草稿的情况下,用两三分钟构思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的构思布局是指在动笔之前,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总体设计,千万不要在思维紊乱的状态下就动笔。匆忙去写,或像“挤牙膏”一样去写,最终可能导致文章干巴巴的,毫无生气和情感,甚至偏离主旨。
如何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呢?牛艳娜建议,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根据要求总结生活中积累的各种信息,积极展开联想和想象,初步确定中心与题材;然后展开多角度思考,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中心、丰富材料;最后根据主题,明确材料的先后及详略关系,力求做到新颖、精巧。
-第三关:立意
立意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如何巧妙立意?牛艳娜认为要做到准、稳、深、新。
准即准确,它是立意之本,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抓住题眼;稳即稳妥,在写作时可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做到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用真情写出切身体验,说出内心的感悟与震撼;深即文章要有思想深度,考生可以选择最有感触的人生经历,挖掘出生活的底蕴,切忌流露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立意要健康向上,体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新即文章要有新鲜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争取找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
-第四关: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情感的载体,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作文对语言的要求不仅要准确、简练,更要生动、活泼、诗意、灵动。
作文想出彩,需要灵活调动语言表现力,尽可能选用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来表情达意,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把生动的比喻、大气的排比、含蓄的双关等穿插其中,特别是在刻画人物时还要注重细节描写,“特写镜头”写得细致,才能使人物在举手投足间传达出神韵。
-第五关:书写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要求字体美观、书写正确、卷面整洁。清秀的字迹、整洁的卷面、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是考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外在体现,也是对阅卷老师的尊重。
目前,我市采用电脑阅卷,考生作文扫描成图后会受到电脑屏幕的限制,加上阅卷时间紧张导致阅卷老师视觉疲劳,那些字迹潦草、被大幅度涂改的作文得分会大打折扣。
写作文忌连笔字,忌忽大忽小的字、挤扭成团的字。如果书写时出现错误,可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切忌涂抹,要时刻保持卷面整洁。(洛阳晚报记者 焦琳 通讯员 白卫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