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被称为“虎”的都是杰出人才。“贾氏三虎”,东汉的贾家兄弟三个都是杰出人才,其中数贾彪的名气最大。《后汉书》云:“初,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贾彪的字)最怒。’”
从古至今,被称为“虎”的都是杰出人才。
“贾氏三虎”,东汉的贾家兄弟三个都是杰出人才,其中数贾彪的名气最大。《后汉书》云:“初,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贾彪的字)最怒。’”
贾彪是颍川郡定陵县(今许昌襄城)人,年轻时曾到首都洛阳游学。
贾彪做过新息县(今信阳息县)县长。当时的新息县,因为贫困,百姓多不愿生儿育女。
贾彪决定改变这一现状,下了死命令:不生养子女的,罪同杀人。
一天,新息县同时发生了两起案件:城南有贼劫道害人,城北有妇人杀死儿子。
贾彪接报后,要亲自到案发地处理,属下想把他带到城南,他很生气,说:“贼寇害人是常事,母亲杀害儿子却逆天理、违人道,应当先去办理这起案件。”
贾彪赶往城北,依法处置了杀子的妇女。城南害人的盗贼听说后,赶紧让人把自己捆绑起来,到县衙自首。
在贾彪的努力下,几年下来,新息县百姓生养的子女数以千计。大家感激他的恩德,生的男孩儿都取名叫“贾子”,生的女孩儿都取名叫“贾女”。
东汉党锢之祸是指汉桓帝、汉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与宦官发生的争斗。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赵津等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幻想以此逃脱惩罚,成瑨等正直的官员不畏强权,在大赦以后仍然按律处置了这些人。宦官等人向桓帝进言,桓帝下令重处成瑨等人。太尉陈蕃鸣不平,桓帝不听,百官因此寒心,无人再言。
贾彪挺身而出,“我不西行,大祸不能消除”。于是,他从息县来到洛阳,说服窦武等一帮大臣向皇帝申诉,申诉成功,党人因此得到大赦。因为正直和知识渊博被奉为“天下楷模”的李膺,从监狱出来后说:“我得以免遭党祸,贾生出了大力啊!”(洛阳晚报记者 陈旭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