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绒寄甲和肿腿蜂是如何被运过来的?它们对环境有啥影响?《洛阳晚报》记者为您一探究竟。
花绒寄甲和肿腿蜂是如何被运过来的?它们对环境有啥影响?《洛阳晚报》记者为您一探究竟。
“救兵”来头不小
花绒寄甲、肿腿蜂这次乘坐的是透明塑料试管“战车”。虽然试管只有5厘米长,但是每根能装30只花绒寄甲或100只肿腿蜂。为啥能装这么多?因为虫虫们个头小,花绒寄甲体长八九毫米,如同大蚂蚁;肿腿蜂体长三四毫米,如同小蚂蚁。
别看它们个头小,但来头大、身价高。它们是洛浦公园专门从北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请来的“救兵”,每只花绒寄甲1.5元,每只肿腿蜂0.1元。它们在0℃环境中休眠保存、运输,到达洛阳后,在自然温度中苏醒,等待着上阵杀敌的号令。
“战机”如何选择
战斗何时打响?“时机很重要。”莫聪让介绍,虫虫们喜欢昼伏夜出,讨厌雨天,所以选择一个晴天的傍晚再好不过了。
当日天晴朗,17时,开始放虫。只见工作人员先把试管用胶带缠在树干上,然后把管口盖子打开,不一会儿,虫虫们便探头探脑,慢慢爬出试管,有的进入附近虫洞,有的沿着树干四散爬开,两个小时后,试管内就空空如也了。
“虫虫兵”眼里只有敌人
投放这么多虫虫,在杀天牛的同时,会不会带来生物入侵,形成新的虫害?
“不会。”莫聪让说,植保专家们早就开展过风险评估,目前,这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与农药防治相比,“以虫治虫”无污染、易操作、可持续,且是一种“长眼睛”的防治法,只瞄准目标害虫,从不“滥杀无辜”。
从生态平衡角度来看,它们的数量会随着天牛数量的增减而变化,保持生态平衡。如果天牛数量多了,花绒寄甲和肿腿蜂繁殖的幼虫也会多,虫群会随之增大;天牛数量少了,或一棵树上的天牛死光了,花绒寄甲和肿腿蜂的成虫就会死掉一部分,繁殖的幼虫数量也会随之减少。(洛阳晚报记者 陈兵 通讯员 孙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