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
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飘身似在寥天。
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
在那么多描写天津桥的唐诗中,我独喜欢白居易的这首《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不仅因为它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拂晓时分天津桥的孤寂、冷清,让人有身临其境的遗世独立之感,更因为诗中扑面而来的蓊郁“仙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名称背后“象天法地”的深刻含义。
隋炀帝初建天津桥
天津桥始建于隋炀帝时期。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
哦,隋代天津桥是座浮桥,用粗大的缆绳将船连起来,船和船之间用铁锁相连,上面铺板。桥的南北两头还各起重楼两座,“为日月表胜之象”。
这座放到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是简易桥、临时桥的浮桥,为什么要起名天津桥呢?
《元和郡县图志》解释:“《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隋唐洛阳城的建造不是“象天法地”吗?洛河不是对应天上的银河吗?银河就是“天津”,在“天津”上架桥,可不就是天津桥?!
天津桥正对皇城正南门端门,那是不是从端门出来往南到洛河对岸的里坊区,就过一座桥呢?
不是,得过三座桥,一座是建在洛河上的天津桥,另外两座是建在人工渠上的桥。
来看唐代杜宝的《大业杂记》:“出端门百步,有黄道渠,渠阔二十步,上有黄道桥三道。过渠二百步至洛水,有天津浮桥,跨水长一百三十步,桥南北有重楼四所,各高百余尺。过洛二百步,又疏洛水为重津,渠阔四十步,上有浮桥。津有时开阖,以通楼船入苑。重津南百余步有大堤,堤南有民坊。”
隋代天津桥存在了12年。史书记载,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武贲郎将裴仁基以武牢归密,因遣仁基与孟让率兵二万余人袭回洛仓,破之,烧天津桥”。
李昭德“锐其前以分水势”
唐代对天津桥进行了多次重建。
唐太宗时期,将天津桥由浮桥改为石柱桥,大大增强了抗洪能力。
武则天对石柱桥进一步优化。
《旧唐书》记载:“初,都城洛水天津之东,立德坊西南隅,有中桥及利涉桥,以通行李。上元中,司农卿韦机始移中桥置于安众坊之左街,当长夏门,都人甚以为便,因废利涉桥,所省万计。然岁为洛水冲注,常劳治葺。昭德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竟无漂损。”
杜佑《通典》云:“其天津桥、中桥石脚,并长寿中中书侍郎李昭德造。”
李昭德对天津桥的贡献太大了,“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别小瞧这个看似小小的改动,起的却是四两拨千斤的大作用,将石桥墩的迎水面制成尖角,既利于河水通过,又减小了水流的冲击力,“自是竟无漂损”。
擅长规划建筑的李昭德,被《旧唐书》曰“能”。李昭德确实“能”,在建筑上“能”,在政治上也“能”,其“能事”可圈可点。
劝谏武则天。武则天任命武承嗣为文昌左相,李昭德密奏:“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结果,武承嗣就“俄转太子少保,罢知政事”。
杖杀王庆之。洛阳人王庆之组团请愿要求立武承嗣为太子,“则天不许,庆之固请不已,则天令昭德诘责之,令散。昭德便杖杀庆之,余众乃息”。
“摧屈”来俊臣,“搒杀”侯思止。“是时,来俊臣、侯思止等枉挠刑法,诬陷忠良,人皆慑惧,昭德每廷奏其状,由是俊臣党与少自摧屈……侯思止后竟为昭德所绳,搒杀之”。
李昭德一身正气,浑身是胆,可惜“专权用事,颇为朝野所恶”。于是就有人告他,武则天渐渐疏远了他。终于有一天,他被来俊臣诬告下狱,后来又与来俊臣同日被诛,“是日大雨,士庶莫不痛昭德而庆俊臣也”。
有风花雪月更有血流满地
天津桥是诗人的“宠儿”。
诗人笔下的天津桥,好像多与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感时抚事相关联。若要从历史的长河中单单截取与武则天有关的这一段细审,与天津桥联系更多的似乎是打击、杀戮和血流满地。
《资治通鉴》记载,唐高宗永隆元年,武则天怀疑太子李贤派人杀害了被其信任的明崇俨,便“使人告其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以为反具”,“废太子贤为庶人……党与皆伏诛,乃焚其甲于天津桥南以示士民”。
《资治通鉴》记载,圣历元年十月,“突厥默啜离赵州,乃纵阎知微使还。太后命磔(zhé)于天津桥南,使百官共射之,既乃冎(guǎ)其肉,锉其骨,夷其三族”。
《朝野佥载》记载,武周朝,酷吏王懿宗奏请杀和亲使杨齐庄,“敕依。引至天津桥南,于卫士铺鼓格上,缚磔手足……箭如猬毛,仍气弽(shè)弽然微动。即以刀当心直下,破至阴,剖取心掷地,仍趌趌跳数十回”。
《新唐书》记载,唐中宗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诛易之、昌宗于迎仙院,及其兄昌期、同休,从弟景雄皆枭首天津桥”。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焚烧与杀戮太血腥,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李白的《洛阳陌》,让心情轻松起来、明朗起来。
坐车过天津桥的“白玉郎”让人惊叹,躺在历史中的天津桥也让人惊叹。
那就在惊叹中结束天津桥的故事吧!结束前,让我们再次仰望武则天的旷世背影,缅怀她修建洛阳城的丰功伟绩。(洛阳晚报记者 陈旭照 文/图)
(本系列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