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之力,赞扬的是初唐著名谏臣张玄素。张玄素不是洛阳人,但他获此赞誉与洛阳有关。
回天之力,赞扬的是初唐著名谏臣张玄素。张玄素不是洛阳人,但他获此赞誉与洛阳有关。
《旧唐书》记载,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修建洛阳宫乾阳殿,“以备巡幸”。
张玄素闻讯,上书劝谏。
谏书写得太好了,好得我想从《旧唐书》上照搬下来,但囿于篇幅,我仅将其中的精彩部分翻译过来,与诸君共勉。说一句套话,就是在100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饱含为人处世、治国理家真理的句子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在谏书中,张玄素指出不能修建乾阳殿的五个原因。
其一,巡幸东都的时间还没确定,何必提前大兴土木?
其二,陛下从前平定东都时,曾把隋代的宫殿当作警示给拆了,此举大快人心,哪能当初厌恶奢侈现在又喜欢了呢?
其三,现在国库的存粮不够两年食用,若兴建这么大的工程,劳役过度,必将招致百姓怨恨。
其四,百姓遭受战乱之后,财物已经耗尽,情绪还不稳定,怎能再去洛阳修建宫殿让他们不得安生?
其五,陛下废除隋代的陋习,时间还不长,怎能巡幸东都让民心动荡不安?
末了,张玄素说:“现今国家的物力财力还比不上隋代,您却要沿袭使隋代灭亡的陋习,我怕您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啊!”
有理有据,义正词严,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唐太宗不服气地问:“你是说我还不如隋炀帝吗?那我跟桀、纣有没有一拼?”
张玄素毫不客气地回答:“如果陛下铁了心修乾阳殿,那么天下就会跟桀、纣时期一样大乱。”
唐太宗彻底服气,不但不修乾阳殿,还赐给张玄素200匹彩帛。
魏徵也对张玄素心服口服,叹曰:“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洛阳晚报记者 陈旭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