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成风化人”的文化,从来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文以载道,成风化人”的文化,从来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强调,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关键是要保护好、传承好洛阳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掘文化资源,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洛阳的文化名片打造得更响更亮。
今日中国,文化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它既是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人民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能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因此,我们说,文化也面临着赶上时代的要求。
在洛阳,最容易形成舆论焦点的往往就是一些和文化有关的事件,人们乐于就此发表意见,这当然是好事,尤其是当观点呈现多元化的时候,那是一种及时而必要的提醒:洛阳文化要擦亮品牌、赶上时代,确实需要明确“怎么看”,才能知道“怎么办”。
先说说“传承”与“创新”。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洛阳而言,丰厚的文化“家底”是“煌煌祖宗业”,传承不好,无异于文化上的“败家”,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但不注重创新,不能让这些优秀文化随时代新陈代谢,则是文化上的“啃老”。
事实上,无论是世界首创以洛阳三彩作表盘、甲骨文作刻度的“三彩甲骨文”艺术腕表,还是曾被彭丽媛当作国礼送给韩国的洛阳牡丹瓷,都讲明了一个道理:无论何种文化传承,创新必须贯穿其中。在保留传统底色、坚持文化特色的同时,顺应历史规律、结合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文化才能与时俱进地活起来,成为流动在新时代的气韵与血脉,也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再讲讲“保护”与“发展”。
有文化专家表示:“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城,依赖的往往只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片断而不是全部,如果一座城市为了保持历史上的这一个片断而拒绝改变,那么它终将成为一座没有生命力的城市。”这与《人民日报》一篇文化评论的观点很相似:“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是为了保护根而任由叶枯萎,也并不可取。”
文化承载着发展的脉络、历史的厚重,恰如城市之根,而从中生长出的城市,就如同大树之叶。用这种眼光去看洛阳精心谋划的古城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文化项目,我们就会形成一种共识: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等深度融合,为的就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从而“把根留住、让叶长青”。
再谈谈“事业”和“产业”。
文化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文化的双重任务。厘定“公益性”与“经营性”的楚河汉界,确立“事业”与“产业”的比翼齐飞,推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文化才算找准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和着力点。
时至今日,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文化需求侧”也在迅速放量,“文化供给侧”则显示出发展上的不足。具体到洛阳,一方面,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值在全省位居郑州、许昌、开封之后,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仍未彻底打通,群众基层文化需求仍在“喊渴”;另一方面,丰富的资源、旺盛的需求、广阔的市场,为洛阳的文化事业与产业留足了“全面提升”的空间。对文化事业,应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对文化产业,应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使其成为洛阳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绝不追求曲高和寡,也不是那么高深莫测的事情。它只是把历史的智慧告诉人们,启迪人们去写好新的历史篇章。”
洛阳,从“中华文明原点”一路走来,始终以文化定义自己的发展。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用文化的力量帮助洛阳蓄势崛起,用文化的品牌讲好“洛阳故事”,我们可以在“十三五”征程上触摸到这样一个未来——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特色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文明城市建设水平保持全国先进位次,成为影响广泛的中原经济区文化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洛阳,当有这样的雄心与气魄!
洛阳,当有这样的决心与作为!(洛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