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是古代五谷之一,一般分水稻、旱稻。洛阳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有悠久的水稻栽培史。洛阳稻米,久负盛名,昌谷稻、陆浑稻都曾名扬天下。洛阳的稻文化,是河洛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页。
东周欲为稻
水稻是河洛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夏代就开始种植,到周代时种植已非常普遍。周王室设“稻人”一职,主管水稻的生产。《周礼·地官司徒》记载,“稻人掌稼下地”“作田,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shān yí除草)之”。“以水殄草”就是在管理稻田时,利用夏季高温,放水使野草迅速腐烂变成肥料。
种稻离不开水,《战国策·东周策》的名篇《东周欲为稻》,就记载了苏秦出使西周国游说西周国开闸放水,使东周国得以灌溉稻田的历史事件。
东周国和西周国是怎么回事呢?东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41年),周贞定王去世,太子去疾立,是为哀王。三个月后,其弟王子叔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五个月后,其弟王子嵬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考王即位后,为了避免自己被杀,封其弟王子揭于王城(在今洛阳西工区),号西周,是为西周桓公,亦称西周君。西周桓公卒,其子威公即位。威公卒,其子惠公即位,惠公分封其少子于巩(今巩义),号东周惠公。这样,都城洛阳出现两个诸侯国,即东周国和西周国。两国逐步瓜分了洛阳的所有城镇、土地,周天子成为两国的附庸。两国为争夺领土,不断发生战争。
这个时期,“谋圣”苏秦走上历史舞台。苏秦是洛阳人,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苏秦学业有成后,出山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而他的谋略,就是从调解东西二周矛盾开始的,现在看来那是一个“阴谋”。
《东周欲为稻》记载,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为此而忧虑,苏秦就对东周君说:“请让我出使西周说服其放水,可以吗?”于是苏秦去拜见西周君,说:“您的主意打错了!如果不放水,反而使东周有了致富的机会。现在东周的百姓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东西。您如果想坑害他们,不如突然一下子给他们放水,去破坏他们的庄稼。放了水,东周一定又改种水稻。种上水稻就再给他们停水。如果这样,就可以使东周的百姓完全依赖于西周而听命于您了。”西周君说:“好。”于是就放水。苏秦得到了两国赏金。
红粒陆浑稻
古代洛阳的水稻种植区有三个,即宜阳的洛河两岸和昌谷一带,伊河中下游一带,偃师南部一带。
昌谷,又名连昌河,源于陕县马头山,经洛宁的郭头、牛头、窑头等村,和宜阳的后院、后寨、仁村、河西、三乡等村,于下庄南注入洛河,全长54公里。这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故里,昌谷以产稻而著名。李贺《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说:“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他的《始为奉礼郎忆昌谷山居》说:“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江米,即糯米,可能昌谷的水稻多为糯米。
北宋邵雍《永济桥》说:“山背锦屏开,河临永济回。”“两脚拖平地,稻畦扶远村。”永济桥为唐代洛河上的三大桥梁之一,其位置,北起今宜阳香鹿山镇黄瑶村南的韩营洼,过洛河,连通南岸今杨店村。唐宋时,这里是“稻畦扶远村”重要的稻作区。又据民国《宜阳县志》之《宜阳县竹枝词》记载,“五月灵山菡萏天,农夫插稻乐丰年。传来击壤衢歌意,绝胜渔舟唱采莲”。其下的注释是:“灵山之北,居人多种藕稻,五六月间,花开最盛。”灵山位于宜阳县城之西的洛河南岸。
伊河发源于栾川县陶湾镇闷顿岭,经嵩县、伊川、洛阳市区,至偃师杨村汇入洛河,全长265公里。伊河从源头到崖口(属嵩县)为上游,自此以下为中下游。伊河中下游,支流、沟渠甚多,适宜灌溉,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唐代宋之问《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以诗代书答李舍人适》说:“晨拂鸟路行,暮投人烟宿。粳稻远弥秀,栗芋秋新熟。”他写的是今陆浑水库一带的秋天美景。这种粳稻,就是著名的陆浑稻。白居易《饱食闲坐》诗赞道:“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偃师处于洛河与伊河交汇处,自古为水稻的重要种植区。明代王世懋《宿暖泉寺》说:“莼菜鲈鱼反季鹰,扁舟欲发遇山僧。稻花香里流温玉,水月空中出圣灯。夜色苍苍嵩二室,秋风漠漠宋诸陵。村舂犬吠如相应,幽意令人忆右丞。”暖泉寺,位于偃师山化乡会圣宫遗址附近。
庖厨稻米香
稻米长期是洛阳人的主食之一,仅次于面食。民国地理学家倪锡英《洛阳》一书中记载,洛阳“一般人以面粉为大宗的食料”,“吃米饭的也很多,因为在洛阳南面伊水的两岸,全是产米的区域。可是只限于有钱的人家,并不普遍。而他们吃的米饭,不如南方吃的粳米,他们是用糯米煮成饭,吃起来十分黏糊;至于吃粳米的也有,大都是异乡的居民”。
洛阳人用本地大米可做出各种小吃,如八宝饭、八宝粥、米线、米粉、米粉肉、百花糕等。这些小吃,历史都很悠久,如《隋唐佳话录》载,武则天曾制百花糕,是以牡丹等鲜花与糯米相和,蒸制而成。
但是,在这些小吃中,最著名的是枣兜饭。已故中国台湾著名作家卫繁昌所著的《怀念洛阳小吃》中记载,“洛阳的枣兜饭是人们有口皆碑的,它的原料是线米和灵宝枣。线米乃伊水西岸的特产,质颇似糯米……枣兜饭是洛阳最实惠而且又营养丰富的早餐”。
洛阳人还将大米用于食疗,如洛阳人治小儿癖瘕病,要用牡丹粥,此粥用牡丹叶、雄猪肝、纯粳米等按适当比例搭配煮制而成。而女性要护肤养颜、调理月经,就要食用牡丹花粥,此粥是用白凤丹和糯米煮制而成。
洛阳稻米品质优良,是古代酿酒的首选粮食作物。《后汉书·刘隆传》李贤注云:“稻米一斗得酒为上樽,稷米一斗为中樽,粟米一斗为下樽也。”
目前洛阳每年种稻只有三万亩,种植面积是历史最小,有必要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独具风味的洛阳稻米。(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