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沈育:一年永宁令 身后百世名(洛阳诸县县令系列 28)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河洛广记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15.07.16 18:28

  绘图 李玉明

  清代沈育虽然在永宁(今洛宁)只当了一年县令,但为当地留下了“洛出书处”石碑,为“河图洛书”源于洛阳及“洛书出于洛宁”提供了有力证据。沈育也因“洛出书处”石碑赢得了身后美名。

  一年永宁令

  沈育,字配苍,浙江嘉善人。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考中举人,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官至永宁县令。

  清代科举制度规定,考中举人就具备了做官资格,属于候补官员。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如县令等。沈育在考中举人近30年后,还仅是一名县令,可见他的仕途颇为艰难。鲜为人知的是,沈育的永宁县令虽来之不易,但失去很快。

  据洛宁知名文化人曲少波考证,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的永宁县令是钱塘举人高式青,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的永宁县令是咸阳举人杨殿飏(yáng),如此算来,沈育在永宁县只当了一年县令。

  沈育为什么会这么快就辞官呢?据该县县志记载:“雍正二年,(永宁)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不仅如此,据《洛阳市地理志》记载,早在沈育赴任之前,康熙五十九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0年至公元1722年),洛阳连续三年大旱。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洛阳遭遇水灾,洛河水暴涨。

  历史证明,凡是遇上灾荒之年,如无政府救济,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百姓往往会揭竿而起,轻则地方不稳,重则国家动乱,甚至有亡国的危险。沈育很不幸,上任之初就遭遇水灾和旱灾,吃不饱饭的永宁百姓纷纷滋事。或许因维稳工作不力,被上级追责,沈育不得不辞官而去。

  《洛宁县志》收录了沈育在永宁县写的两首诗,很能体现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其一:“青蔬白饭饱官衙,屋后泉浇一亩瓜。负米余生虚逮养,空惟荡子永辞家。已知官味难尝蔗,哪有闲情学种花。宾从凄凉童仆散,更无书札到京华。”从诗中可知,沈育初到永宁县,是想过闲适的生活,青菜白饭,种瓜养花,自得其乐,但是,永宁大旱,使他初入官场就遭受挫折,以致官味苦涩,童仆遣散,宾从凄凉,甚至连一封宽慰的信件也收不到。

  他的另一首诗为:“倦鸟归云岂有心,不才投老合山林。樊笼偶入营升斗,厉揭长歌酌浅深。小草几能酬远志,焦桐何处觅知音?君亲恩重无由报,拥鼻空为洛下吟。”此诗颇有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味。沈育自叹远志难酬、知音难觅、君恩难报,流露出对永宁县的不舍。

  一通“洛出书处”石碑

  造化弄人,辞官在即,沈育却遇到了一位“知音”——时任河南府尹张汉。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腊月,沈育与张汉联手在今洛宁县西长水村,立下由张汉手书的“洛出书处”石碑,为永宁文化乃至洛书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图)

  在中国古代,洛书与河图一起被视为河洛文化的源头之一,“河图“与”洛书”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类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计算机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传伏羲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黄河中出现一匹龙马负图献给伏羲,伏羲将其演成八卦;大禹时,洛宁县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献给大禹,大禹据洛书制定了《洪范九畴》这部治国大法。

  关于河图的最早完整记录,是清代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刊行的《孟津县志》,其中的“古迹”部分就有“负图里,在县西五里,相传龙马负图出于河即此地,今有伏羲庙”的相关记载。

  明代《河南府志》记载:“永宁县西有玄沪水。黄帝时,史臣仓颉从帝南巡,临于此水,水开一窝有龟出焉,厥背赤甲骨文。”另载:“龟窝,在永宁县西洛水北岸水滨,乃夏禹治水洛龟呈瑞处。”《洛宁县志》则明确断定,“洛出书处”就在长水,古洛宁八景之一的“玄沪灵书”即为例证。

  沈育所立石碑位于西长水村一口古井旁边,上书“洛出书处”四个大字,青石材质,保存完好。“浙江人沈育虽然只在洛宁当了一年县令,但是办了一件大事,就是立碑证明‘洛出书处’。”曲少波说。

  全长400多公里的洛河,唯地处中游的西长水村有这通“洛出书处”石碑,说明这里自古就被认为是“洛出书处”,沈育所立石碑成为“洛书出洛宁”的重要实物证据。

  2014年12月,洛阳市申报的“河图洛书传说”名列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说明国家对“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这一说法的认可。对这一结果,沈育功不可没。

  一个有抱负的人

  由于出任永宁县令时间很短,该县县志及史书上关于沈育事迹的记载很少。从《清诗别裁集》收录沈育的四首诗歌可知,在任永宁县令之外,其足迹还遍布陕西汉中、山西介休、陕西西安等地。他遍访皋陶祠、郭有道墓、鸡头关等人文景点,写下咏史诗篇,在清代诗坛留名——

  虞廷推执法,才子产高阳。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公式谟(xūmó)同禹益,奸宄服蛮荒。遗庙杨侯国,青松近北邙。(《皋陶祠》)

  东汉多贤达,人伦君最优。士林争折角,仙侣羡同舟。品在君宗上,名超清浊流。中郎碑不见,论定足千秋。(《郭有道墓》)

  鸡头山势迥,人马半空旋。风御千盘磴,云遮一握天。猿声深树外,鸟道夕阳边。渐喜关南去,悠悠入汉川。(《鸡头关》)

  兴庆池南下马陵,广川魂魄古祠凭。旁搜典籍秦灰后,首应贤良汉诏兴。一代师儒崇道义,诸王子弟敛骄矜。可怜年少长沙傅,太息徒劳泪满膺。(《谒董江都祠墓》)(董江都,指董仲舒)

  据史料记载,皋陶是颛顼的第七个儿子,在舜、禹时期任士师、大理官,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即司法长官。“皋陶造狱,画地为牢”流传至今。而造狱的先驱皋陶,则被尊为狱神。

  郭泰,字林宗,人称有道先生,山西介休人,东汉末太学生首领,位居“八顾”(指能以德行引导人的八个名士)之首。因看到东汉王朝腐败将灭,不应征召。归乡执教,弟子数千人。不慕高爵,乐与士人为伍,被世人视为楷模。

  董仲舒,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与孔子、朱熹并称儒学三大巨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沈育在诗中描写的对象可知,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可惜怀才不遇,未能在仕途一展才智,只能在诗歌中一展才情,抒写苦闷,这的确令人惋惜。(记者 余子愚 特约记者 赵笑菊)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因“眼斜”自卑多年 医生助他重拾自信
因“眼斜”自卑多年 医生助他重拾自信
  • ·健康快讯: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门诊开诊
  • ·健康快讯:河科大二附院开展“特应性皮炎健康之途”义诊活动
  • ·咳嗽、打喷嚏漏尿怎么办?
  •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新闻排行
  • 畅行336个城市!洛阳已发行带交通功能...
  • 洛阳114名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 多种合作模式可选择 洛邑古城片区发出...
  • @洛阳人,“五一”假期这些地方能充值...
  • 洛阳集中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
  • 洛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住宿免费穿汉...
  • 每位劳动者都是超人!劳动节,致敬每...
  • 寻找张宇!12年里,你可知道妈妈流了...
  • 洛阳首届榴莲狂欢节开幕 活动持续至5日
  • 新一期洛阳市青年艺术夜校开始报名
  • 百姓呼声
    应天门北广场商业房屋与景区氛围谐调吗?
    邙岭大道中沟站附近为何下雨就积成河?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雨后的月季花

    游学

    芍药花开香满园

    杨湾崖沙燕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