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在洛阳西部,地处豫西浅山区丘陵地带,这里是牡丹的原生地之一,古代牡丹名园众多,有厚重的牡丹文化。
危崖临风看牡丹
新安县的野生牡丹分布在荆紫山,它位于该县最北部的石井乡境内,北临黄河,南临青河,西接群峰,海拔829米。荆紫山两壁陡峭,峰峦突兀,茂林葱茏,夏秋之季,烟岚如带,云雾霞飞,被称为“荆紫生岚”,名列“新安八景”之一。
荆紫山不仅有山水林木之盛,也有古迹、牡丹之奇。民国《新安县志·山川》载:“荆紫山,《山海经》所称敖岸山者也,在县西北一百一十四里。顶有玉皇阁。天将雨,浓云四起,覆山及半,须臾如注。其阴有银矿,明时经人开采。有松生崖壁间,其阳有野生牡丹,单瓣,清乾隆间邑人孟子容题有《荆紫山野牡丹》诗。”
孟子容,乾隆末年贡生,其《荆紫山野牡丹》诗云:“仙人撒种小天坛,宝花降祥荆山巅。人道世间第一景,危崖临风看牡丹。”这里的“小天坛”指荆紫山巅的大型石头平台,据传为轩辕黄帝祭天处。民国《新安县志·山川》所载的野生牡丹,在小天坛之阳的崖壁间。据调查,民国时期这里野牡丹很多,但由于山民长期采丹皮入药,牡丹逐年减少。
荆紫山野牡丹,在清代《黛眉山遗稿》中,被列入“渑北八景”之一,名为“阆(làng)苑牡丹”。1999年出版的《黄河明珠荆紫山》一书,将“阆苑牡丹”列入“荆紫山八景”之一。
牡丹文物遍新安
新安的东部是隋朝西苑、唐神都苑的一部分,也是牡丹较早种植的区域。新安牡丹初植于隋唐,兴盛于宋代,传承于后世,也留下了大量牡丹文物。
1994年发现于新安县城关镇宋村的一座北宋砖雕墓中共镶砌了近30幅牡丹砖雕,分布于墓室各处,举目可见。其中有盆花、折枝、朵花等,形态各异,无一雷同。另外,发现于该县石寺镇李村的北宋壁画墓中的一幅“牡丹仕女图”格外传神:两侍女站立在桌子两端,桌子上摆放着一瓶牡丹插花,花为红色。这说明在北宋时,牡丹种植在新安非常普遍。
从城关到石寺、北冶、石井一带,为古代洛阳陶瓷两个主产地之一,另一个是宜阳县。新安瓷器上的牡丹纹有两种:一种是宋元时期的青釉瓷器上,多印缠枝牡丹纹,或折枝牡丹纹,或交枝牡丹纹;一种是明清民国时期的白瓷器上,多为工笔或小写意牡丹。
明清石雕、砖雕、木雕牡丹,在新安县有普遍分布。著名的是石井通仙观舞楼上的石雕牡丹,为清朝石雕。而这些牡丹雕塑集中分布区为两处,一处是薜村古建筑群,一处是已被黄河小浪底淹没的横山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装饰复杂,砖雕、木雕构件花样繁多,到处都有富贵、吉祥的牡丹图案。
新安处洛阳、长安两京驿道之要冲,也是洛阳牡丹从唐代西传第一站。今新安铁门石刻上的千唐志斋,有许多唐代墓志,墓志四边多阴线刻牡丹图案装饰。这些墓志,有一部分出土于新安,说明唐代新安牡丹已盛极一时。这些牡丹纹饰,与北宋时期新安出现的墓室牡丹砖雕,二者必有传承关系。
茶园盛开牡丹花
明清时期,新安的制瓷业、蚕桑业、冶铁业、采矿业仍非常发达,经济文化繁荣,有许多私家园林,如卫希古的紫薇轩、孟化鲤的城北小园、吕维祺的梦月岩和斗园、吕贲恒的素园、张琦的菜根亭等,都种有牡丹等花卉。
新安县还有多处公园,为私人捐助,为大众施茶和供人游览处,当时称为茶亭。民国《新安县志·茶亭》凡记茶亭七处,即槐树岭茶亭、五道庙岭茶亭、双岭茶亭、三里河沟茶亭、县城拳掌沟头道桥北同善茶亭、蔡庄茶亭、石寺将军庙坡茶亭。
这些茶亭,并非只有一个亭子,而是有房屋多间、土地数十亩的茶园。其中最大的是槐树岭茶亭,在县北十里清横山,由元末明初吕黑厮建,吕氏世代修缮,占地五十亩、房屋十余间。
吕黑厮是明清吕氏文化世家的始祖,此家族人才辈出,兴旺至清朝末年。民国《新安县志·人物》有吕黑厮的传记,他是元末明初的庄园主和学者,居住于清横山水南寨;明初,帮助明军打败新安的元军残部,明太祖赏其官而不就,于是赐银一斛,并免其家世代税粮、劳役。
吕黑厮的田园和槐树岭茶亭广种牡丹。茶亭所施的茶,并非是从南方运来的毛尖、龙井等南茶,而是茶园中种的本地茶,主要是牡丹茶。
《黄河明珠荆紫山》一书的主编、已故历史学家陈耀文介绍,新安茶园所产的主要是新安土茶,即牡丹茶。他说,从明清新安茶园和私家园林之分布,可以判断明清新安牡丹种植区共有三个,以孟化鲤的城北小园、拳掌沟头道桥北同善茶亭为中心的县城种植区,以槐树岭茶亭、将军庙坡茶亭为中心的石寺种植区,以蔡庄茶亭为中心的磁涧种植区。
民国《新安县志》编于1935年,当时各茶园多已颓败,牡丹已濒临灭绝。1996年,在仓头乡(现仓头镇)鹰嘴山(民国《新安县志》称鹰嘴坡)建了第一个当代新安牡丹观赏园,面积千余亩,今五头、石寺均建有牡丹园,新安牡丹再次为人所知。(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