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宫廷名砚现偃师 制砚技艺不一般(走近第四批洛阳“非遗” 14)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厚重河洛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15.02.26 10:15

  孟金刚在介绍会圣宫碑

  会圣宫石砚《大九龙》

  会圣宫石砚《福禄绵长》

  不久前,洛阳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名单出炉,其中,市级“非遗”项目27个,扩展项目5个,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类别。记者带您走近第四批洛阳“非遗”,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的统称,是我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其中,产自偃师的宫廷名砚——会圣宫石砚,曾在宋代风靡一时,在米芾《砚史》中留下美名。会圣宫石砚雕刻艺术传承人孟金刚认为,会圣宫石砚的产生与知名,得益于历史名人苌弘、北宋行宫会圣宫和北宋书法家米芾等。

  1、苌弘化碧成砚石

  名砚要有名石,会圣宫石砚之所以知名,关键是其石材独特。

  孟金刚的家在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村中深沟里有不少紫红色的石头,尤其是鄩(xún)溪中的紫色暖石(得名“温泉水滋养之石”)光洁细腻,经过精雕细琢,便可制成会圣宫石砚。

  孟金刚说,山化镇是苌弘化碧的地方,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苌弘被冤杀之后,血流到邙山的石头上,石呈红色,苌弘化碧之石即为制作会圣宫石砚的砚石。

  苌弘,东周时期著名政治家,被周敬王冤杀之后,人们将他的鲜血用坛子装起来,三年后,这坛鲜血竟变成了碧玉。为了纪念苌弘,人们就将苌弘墓所在的村子称为化碧村,即今日的化村。

  苌弘还是我国东周时期有名的思想家、军事家,他精通乐理,对音乐及其理论有着很深的造诣。孔子入周时,曾问礼于老子,访乐于苌弘。

  苌弘学识渊博,《淮南子》称其“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历律之数,无所不通”。

  史料记载,苌弘在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手下任大夫一职,他的主要职责是观测天象、推演历法、占卜凶吉,对周王室的出行起居、祭祀战事等进行预测,对自然变化、天象变化进行预报和解释。

  苌弘在王室任职期间,东周已经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的局面,但他忠于职守,极力辅佐周王,维护王室的尊严。为避战乱,帮助王室摆脱困境,苌弘四处游说,争取到各诸侯国的支援,为东周王室扩建了成周城。

  公元前492年,晋国发生了大夫范吉射和中行寅叛乱事件,苌弘的上司刘文公与范吉射为世代姻亲,为达到削弱晋国实力、辅助王室的目的,苌弘暗中为范氏出谋划策。内乱平息后,晋卿赵鞅以此为借口征讨王室。周敬王为息事宁人,被迫下令杀掉苌弘,忠于东周王室的苌弘最终含冤而死。

  2、北宋行宫会圣宫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苌弘化碧之处,竟与北宋皇陵区结缘,直接促进了会圣宫石砚的产生。

  生于洛阳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后,曾欲迁都洛阳,但未能如愿。赵匡胤对洛阳念念不忘,最终决定将皇陵区设在洛阳东部的偃师、巩县(今巩义)一带,并从登封、巩县等4个县各划出一片区域设置永安县,将其作为安葬皇室成员的皇陵区和管理皇陵区的县治。

  到宋仁宗时,永安县已有4座皇陵。为了祭陵,北宋后世皇帝每年都要来回奔波,苦不堪言。为方便祭陵,公元1030年,宋仁宗决定在皇陵区修建一座行宫,作为祭陵奉先之所兼陵区的管理中心。该工程于当年动工,4年后竣工,这就是著名的会圣宫。

  会圣宫今已不复存在,孟金刚带我去看寺沟村附近的会圣宫碑,我在一片麦地里看到,会圣宫碑高大而孤独。该碑北依邙山,南望洛水,视野十分开阔。

  有资料显示,会圣宫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9.2米,被誉为“中原第一碑”。其中碑额高2.9米、宽2.2米、厚0.72米,两侧有浮雕舞龙4条,龙尾盘向顶端,龙首伸向四隅,碑额上部有一尊佛像,下部有圭形题额,阴刻篆书“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碑铭”12个大字。

  会圣宫是皇家行宫,建成时“隐若中天,宛若化出”。据“会圣宫碑铭”记载,当时,会圣宫还有其他配套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侵略,会圣宫惨遭焚毁。如今,这座昔日的皇家行宫仅存会圣宫碑和其西北处不远的一根八面石立柱。

  史料记载,修建会圣宫时,能工巧匠众多,有工匠发现鄩溪中的紫色暖石是做砚台的上品。经过精雕细琢,会圣宫石砚有幸走进北宋的宫廷内府,并成为御用砚,深受宫廷及达官显贵追捧。

  因为紫色暖石产地以北宋会圣宫知名,所以该砚被称为会圣宫石砚,又名“西都会圣宫砚”。米芾《砚史》记载“西都会圣宫砚”:“会圣宫石,在溪涧中,色紫,理如虢石,差硬,发墨不乏,叩之无声。”

  在山化镇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捧得暖石砚,能把朝廷见。”可见会圣宫石砚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

  3、千年名砚重现

  随着北宋灭亡,会圣宫被毁,会圣宫石砚的制砚技艺也流传到民间,并渐渐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明朝时期,孟金刚的先祖从山西迁居今寺沟村,至今有500多年历史。在孟金刚的记忆里,寺沟村孟家“一家两件宝”,即家族传承的制毛笔和制砚台技艺。

  新中国成立后,寺沟村孟家的制砚台技艺传到了孟金刚的堂叔孟闽生手中。孟金刚从小就喜欢看“老东西”、听老故事,也很喜欢文房四宝。因此,他小时候就经常观摩孟闽生制砚台。

  2004年,孟金刚偶然看到了关于会圣宫石砚的记载,便开始寻找会圣宫石砚的踪迹。可是,他问了偃师周边的很多人,没人知道会圣宫石砚;他又到其他出产砚台的地方打听,也少有人知道会圣宫石砚的名字。几番求证下来,孟金刚不得不相信会圣宫石砚技艺失传的事实。

  一定要把会圣宫石砚“复原”!这成了孟金刚的一个心愿。

  孟金刚是个有心人,他搜集了山化镇的历史知识,对苌弘化碧的传说深信不疑。为了实现心愿,他将目光转向了孟家祖传的制砚台技艺,加上北宋会圣宫碑的见证,会圣宫石砚“呼之欲出”。

  他根据古书记载的图案,结合洛阳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进行雕刻……失传近千年的会圣宫砚终于面世了!

  由孟金刚恢复的会圣宫石砚雕刻技艺,包括采石、选料制型、绘画、雕刻、打磨、上蜡、配盒等工序,使用深雕、圆雕、线雕、浮雕等传统雕刻技法,重在打磨。图案讲究,以龙凤、牡丹、青松、仙鹤、山水、荷花、鱼、人物等为主,寓意吉祥,充分体现了宫制御砚的皇家气派。

  会圣宫石砚以石质柔软、细腻、润滑、艳丽而驰名于世,用会圣宫石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会圣宫石砚,无论酷暑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分久久不干。

  孟金刚说,会圣宫石砚在古代尺寸较小,便于携带,以实用为主,而当代石砚尺寸较大,砚台较重,以观赏和收藏为主。新的书写工具代替了毛笔和砚台,会圣宫石砚濒临消失,其雕刻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记者 余子愚 文/图)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双胞胎变“难兄难弟” 医护人员暖心守护
双胞胎变“难兄难弟” 医护人员暖心守护
  • ·食指中指发麻 原来是腕管综合征作祟
  • ·“小儿外科天团”来洛坐诊,有需要的约起来!
  • ·小雪时节 巧用这种食材缓解咳嗽和气喘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旅居小地方 沉浸慢生活
  • ·好客山东遇上老家河南 假期再现双向奔赴
  •  
    新闻排行
  • 阵风7级到8级!洛阳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牡丹石...
  • “交管12123”App上线新功能 10种...
  • 暖气漏水造成损失该由谁承担责任
  • 大风降温来袭 洛阳市民请注意防范
  • 寄往洛阳的一封家书
  •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色彩斑...
  • 栾川县协心村小伙儿周俊洁:返乡...
  • 一览华夏锦绣 尽享国风盛宴
  • 在康养产业赛道上精耕细作(河洛谈)
  • 百姓呼声
    洛阳市图书馆自习室不允许小学生进入?
    未取得房产证的房屋能否使用装修补贴?
    精彩图片
    新安县磁涧镇:丹...
    郭蓉怡:青春接力 ...
    中科信息产业园(...
    于延明:豆香四溢 ...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