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洛阳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名单出炉,其中,市级“非遗”项目27个,扩展项目5个,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类别。
徐玲花
毛玉峰
不久前,洛阳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名单出炉,其中,市级“非遗”项目27个,扩展项目5个,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类别。《洛阳晚报》记者带您走近第四批洛阳“非遗”,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西关毛氏膏药始创于清末新安县,名扬河洛地区,已有100多年历史。西关毛氏膏药俗称“黑膏药”“拔毒消肿膏”,行销全国很多地区,深受患者的推崇。
1、治愈搭背疮,名噪河洛
毛氏膏药创始人毛九皋,生于清朝末年,为当时的国子监学生。因仕途不济,毛九皋弃仕学医,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均有涉猎,擅长自制外用(膏、丹)内服(丸、散)等药类,以外用膏药最为有名,其常用的膏药俗称“黑膏药”“拔毒消肿膏”。
毛氏代代以医传家,用膏药等悬壶济世,造福乡里。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氏膏药一直在新安县及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
毛氏膏药成名与治愈搭背疮有关。俗话说“病怕无名,疮怕有名”,如砍头疮、黄水疮、搭背疮(又称“手够疮”)等,都是很难治愈的疮。
所谓搭背疮,是指长在后背,用手往后一摸正好在能摸到的地方长的疮。砍头疮长在脖颈部,距离脊椎很近,在过去属于要命的病症。
相传抗战时期,驻新安县五头镇的一位军长患了搭背疮,遂派人找到毛氏膏药第四代传承人毛国智。毛国智用祖传膏药加上中药调理,将其治愈。该军长盛赞毛国智“医术超凡”,并赠以名贵花木表示谢意。毛氏膏药由此名噪河洛。
毛国智(1878—1970),自幼秉承祖传医术,对毛氏膏药的发展贡献颇大。1950年,毛国智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朝阳医院工作,并将侄子毛玉峰(生于1930年,时年20岁)带去,使毛氏膏药在石家庄广为流传。1953年,毛玉峰被医院选派到石家庄中医专科技校进修,系统学习医学理论两年。
2、 “当代河洛名医”毛玉峰
毛玉峰为西关毛氏膏药第五代传承人,今年85岁。他自幼跟随毛国智学医,并利用学到的中医理论,对祖传拔毒消肿膏进行科学加减,辨证用药,精心配伍,使其治疗疔、疽、痈、疖等病症的疗程缩短,尤其对难缠的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乳疮,更是一贴即愈,药到病除。
1960年,毛玉峰被调回洛阳工作,在老城西关卫生所行医,以祖传膏药和中药为患者服务。20世纪60年代末,膏药生产量少,供不应求,毛玉峰提议建一膏药厂,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1969年,毛玉峰受委派主持建设西关膏药厂,产品由市医药公司包销。1970年,西关膏药厂获得洛阳市相关部门批准并成批生产,所制膏药定名为“活血消肿膏”(患者称为“西关膏药”),行销全国很多地区。“活血消肿膏”疗效好,深受患者的推崇,口口相传,名声颇佳,被收录在《洛阳市老城区志》里。
1978年,毛玉峰被调到老城区公费医疗门诊部,西关膏药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膏药销售辐射中原,行销全国。
毛玉峰悬壶济世数十年,博学好研,根据临床治病经验,遵守中医传统而不泥古,认为妇女产后古为虚症,今多为实症,应随时代饮食结构不同而辨证论治。1989年,毛玉峰提出“产后要用凉”新论,一改古人“产后不用凉”的惯例,得到了医药界同行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1990年,毛玉峰退休。从1993年开始,毛玉峰将祖传医药知识传给儿媳徐玲花。2001年,毛玉峰被洛阳市中医药学会授予“当代河洛名医”称号。2006年,毛玉峰从医业绩被载入洛阳史卷类典籍《洛阳大典》一书。
在采访中,《洛阳晚报》记者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老城区公费医疗门诊部坐诊的毛玉峰先生,曾创下一年诊治13000名患者的记录。
毛玉峰说,对急病要急治,尤其是搭背疮之类的顽疾,发病快,不能大意。对于不同的患者,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对症下药,比如常见的痄腮,症状分为发热和不发热,发热的患者需要在贴膏药的同时服用清热药。
3、30余味中药材熬制
1月31日,《洛阳晚报》记者来到位于老城区丽景门对面20米,马路街3号二楼的西关毛氏膏药店采访时,西关毛氏膏药第六代传承人毛增顺、徐玲花夫妇正在摊制膏药,店里有淡淡的中药味儿。
徐玲花说,毛氏膏药使用大戟、甘遂、芫花、甘草、海藻、没药、全蝎、蜈蚣、红花、当归、乳香、皂刺等30余味中药材精心熬制而成,运用中药归经原理,利用药物互相协调的特点,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利于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西关毛氏膏药对痄腮、乳腺增生、淋巴结、乳腺炎等治疗效果显著,徐玲花用一句话概述毛氏膏药的特点:活血消肿,祛风止痛。
从药理上来说,贴于皮肤表面的膏药,取用气味浓厚的药物,加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收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
同时,膏药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鲜为人知的是,熬制膏药需要用木柴烧火,用铁锅露天熬制。“熬制膏药,使用的是小磨香油和中药材,熬制时烟气很大,只能露天作业。”徐玲花说。
熬制好的膏药,漆黑如镜,滴水成珠,待软硬适中时,以竹刀挑药,摊在备好的棉布片上,即可供患者使用。
徐玲花说,患者使用膏药时,用火烤软即可。此外,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毛氏膏药上还需施以不同的药散(冰片、明雄、轻粉、麝香等),以增强疗效。
4、药方与时俱进
虽为祖传药方,西关毛氏膏药却并非“顽固不化”,而是与时俱进。徐玲花说,毛氏膏药根据春、夏、秋、冬季节的不同,视患者病情轻重、湿热有别,对所用中药进行相应调整。也就是说,毛氏膏药用的药方是“活方”,能够根据病症换方子。
毛氏膏药体现了中医学里倡导的“天人合一,阴阳和合,司外揣内”文化精髓,再现了中医学“内病外治,外病外治,辨证论治”的独特医学价值。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三个阶段。
毛氏膏药治疗人体痈、疽、疮、疖等病症,使用方便、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然而,随着西医药的冲击,毛氏膏药的传承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地步,状况不容忽视。近年来土地被大量占用,野生中草药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加上一些种植户只追求经济效益,给药材施大量化肥和农药,导致有些中草药的药效大不如前,如果选择不当,甚至还会对患者产生不良作用。
徐玲花说,尽管遇到困难,毛氏膏药仍然坚持用好药材,熬制好膏药的原则,以可靠的疗效取信于患者。
如今,徐玲花正在将祖传的膏药秘方传授给女儿,以便毛氏膏药更好地传承下去。(记者 余子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