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纯手工打造金银器之美 (走近第四批洛阳“非遗” 8)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厚重河洛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15.01.29 08:58

  手工錾刻

  仿唐代八面熏炉

  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起源于洛龙区白马寺镇白马寺村,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兴盛于清代,并代代相传。白马寺金银器制作坚持用纯手工打造金银器之美。

  1、由宫廷走向民间

  所谓金银器,是以贵重稀有金属黄金和白银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器皿、饰件等。自古以来,国人就以黄金和白银作为财富的象征。因其稀缺性,历来被皇家贵族统治阶层所垄断,金银器不仅具有其本身的经济价值,而且蕴含艺术上的审美价值,因而它不仅象征财富,还被用来作为身份、地位、权力的等级标志。

  古人对金、银具有神秘观念,汉代方士认为“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到了唐代,这种观念更为盛行,为了保证统治阶级对金银器的独占,唐代统治者还把金银器的使用和社会等级观念结合起来。《唐律疏议》中规定:“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进一步强调:“诸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浑金玉;六品以下,不得用浑银。”因此,金银器成为当时人们身份的象征和标志,并延续至今。

  与此对应,古代金银器制作有专门的机构(如唐代的文思院),大多数隶属于宫廷或各级官府,为宫廷和各级官府服务,制作金银器的工匠代代相传。到了宋代,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金银器需求量增大,民间也出现了许多金银器手工作坊,各地的金银器制作行业十分兴盛。明清时期,金银器的制作得到了空前发展,金银饰文化在民间落地生根,制作金银器的工匠逐渐成为一种民间职业,越来越兴盛。

  白马寺一带金银器制作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在清代达到鼎盛。世居此地的王氏一族,靠祖传的金银器制作技艺为生,在当地很有名气。至今,有些人家还保存有古代的银器。

  据记载,清道光年间,王氏族人王继曾建起金银器加工作坊,开始规模化加工生产金银器,白马寺金银器制作进入了鼎盛时期。

  王亚强,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第十七代传承人,现为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馆长、洛阳锐泽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从1980年开始学习金银器制作技艺,30余年来一直潜心钻研,几乎走遍国内各个金银器加工地,吸收各地工艺技法的精髓。

  2、纯手工制作技艺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白马寺村王氏家族的金银器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在工艺上不仅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法,还有所发展,其加工特点可以用精、细二字概括。

  洛阳锐泽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主任伏智立说,白马寺金银器制作严格按照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工艺,以官府的金银器工坊工艺为内在要求,纯手工打造金银器之美。

  制作金银器的步骤简述如下(以银器为例,金器同理):

  第一步是范铸,把银加热熔化成银液,浇入预先准备好的方形模子,冷却后即成银板。

  第二步是锤揲(dié),利用银的延展性,首先用锤子将制作好的银板锤打成片,然后置于特殊工具上挤压锤打,敲打成各种器形。

  第三步是錾(zàn)花,锤揲成形的器物表面由工匠描绘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用錾刀进行錾刻。

  第四步是焊接,在银器和银装饰部件的接触点上铺上焊药,加热至焊药熔化即焊接成功。

  焊接完毕,要对器物进行打磨、抛光处理。接下来对银器的纹饰进行鎏金,把配置好的金泥涂抹于纹饰表面,用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黄金就存留于器表上了。

  还有失蜡铸造技艺,将蜡用手工雕刻成所要制作器物形状的蜡模,或由硅胶模压得到蜡模,然后在蜡模外层层包裹沙土并预留一个小孔,晾干后焙烧,使蜡模挥发,外面的沙土就成为坚硬的外壳,壳体内壁留下了蜡模的阴模。将熔化的金属沿小孔浇注入壳体,冷却后把外壳打碎,这样就得到了各种金属铸品。

  伏智立说,看似简单的步骤,却是纯手工操作的,学起来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出师,因此,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目前,洛阳锐泽工艺品有限公司每年招收学员七八十人,优中选优,为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培养传承人。

  3、仿古金银器制作

  由于洛阳的特殊地理位置,历史上几经战乱,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经历了兴衰起落的过程。为了避免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失传,王氏家族采用手教口传家族传承的方式,使这一民间手工技艺相传至今。

  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陷入停滞状态。“文革”结束后,第十六代传承人王习礼、王应礼兄弟将祖传技艺进行整理,并重操旧业,将面临失传的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延续了下来。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白马寺的旅游业兴盛起来,附近村民都在寺庙前做起了小生意,其中不乏大量的手工艺品。王习礼之子王亚强看到了商机,想把家传的金银器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1998年6月,王亚强多方筹措资金,在白马寺村创办了洛阳华强工艺品厂,致力于仿古金银器的加工和制作。

  十年积累,王亚强和他的团队仿古金银器制作技艺得到业内认可,2008年,他们受邀为陕西法门寺博物馆精心打造一批1∶1的文物展示精品。

  在复制过程中,他们做工精细,从构图到制作完成,完全按照法门寺出土文物的原始尺寸和工艺进行打造,器物重量误差控制在5克之内。王亚强和他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还原了法门寺出土文物的原貌,展品一经完成,便被有关部门和知名专家一致认为是最逼真、最传神的金银器物。

  这让王亚强和他的团队在圈内声名鹊起。之后,国内一些博物馆纷纷找上门来,让其长期负责馆内文物展品的复制和礼品制作。

  2010年5月,王亚强又创办了洛阳锐泽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王亚强从自己收藏的上百件藏品中潜心钻研、探索挖掘,将古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包括一些即将失传的手工技法很好地传承下来,培养和扩大了传承队伍。

  经过三年筹建,王亚强于2012年4月创办了国内唯一一家私人金银器博物馆——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不仅填补了同类博物馆的国内空白,而且让人们更直观地欣赏到古代高超的金银器制作工艺。

  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位于千年古刹白马寺西侧,分为两部分,前面是1000余平方米的展区,展品包括从战国到明清的金银器,如茶具、饰品、金银币等,市民可免费参观。

  馆中收藏的金银器,不仅蕴含着浮雕、镶嵌、錾刻等手工技艺,而且种类齐全、造型多样、质地精良。如战国时期的兽面纹金牌饰,长101毫米,宽76毫米,重97克,兽脸阔,舌短,似桃形,造型别致,纹理清晰,是目前发现的十分稀少且独具特色的战国时期金银器代表作之一。(记者 余子愚 文/图)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双胞胎变“难兄难弟” 医护人员暖心守护
    双胞胎变“难兄难弟” 医护人员暖心守护
  • ·食指中指发麻 原来是腕管综合征作祟
  • ·“小儿外科天团”来洛坐诊,有需要的约起来!
  • ·小雪时节 巧用这种食材缓解咳嗽和气喘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旅居小地方 沉浸慢生活
  • ·好客山东遇上老家河南 假期再现双向奔赴
  •  
    新闻排行
  • 阵风7级到8级!洛阳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牡丹石...
  • “交管12123”App上线新功能 10种...
  • 暖气漏水造成损失该由谁承担责任
  • 大风降温来袭 洛阳市民请注意防范
  • 寄往洛阳的一封家书
  •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色彩斑...
  • 栾川县协心村小伙儿周俊洁:返乡...
  • 一览华夏锦绣 尽享国风盛宴
  • 在康养产业赛道上精耕细作(河洛谈)
  • 百姓呼声
    洛阳市图书馆自习室不允许小学生进入?
    未取得房产证的房屋能否使用装修补贴?
    精彩图片
    新安县磁涧镇:丹...
    郭蓉怡:青春接力 ...
    中科信息产业园(...
    于延明:豆香四溢 ...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