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孟郊《洛桥晚望》
12月7日是大雪节气,但洛阳今冬的第一场雪还没有到。于是,我只好在唐人的诗句中寻找雪的影子。
唐代诗人孟郊写的《洛桥晚望》一诗,提到了洛河上的天津桥,桥下洛河水初结冰,洛阳的道路上行人绝迹。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孟郊写诗时已是数九寒天,洛河水已结了冰,孟郊在洛阳城内闲逛,看到洛河边的榆柳叶萧疏,楼阁也显得十分冷清。
记得一个文友曾写过一句诗“叶落山林瘦”,我认为这个“瘦”字与孟郊诗中“楼阁闲”的“闲”字都属神来之笔。
更让人惊奇的是“月明直见嵩山雪”。想象一下,月明之夜,诗人行走在唐代的天津桥畔,低头看到的是结冰的洛水,抬头东望,看到的是嵩山雪景。
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诗歌讲求意境,孟郊应该是由月明想到了嵩山上的雪,正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亮的月光使李白想到了地上的白霜,同样,明亮的月光使孟郊“直见嵩山雪”。
我去过一次嵩山,是在春天,因此没有见过嵩山雪景。嵩山地处登封市西北,是五岳中的中岳。古人将嵩山和洛水并称嵩洛,因为两者离古都洛阳很近。明代李东阳《京都十景诗》序曰:“盖古之称名都者有三:若长安之河华(黄河与华山),东京之嵩洛,金陵(今南京)之钟山,皆有所据以为胜。”由此可见嵩山与洛河的紧密联系。
如今,嵩山所在的登封归郑州管辖,因此嵩山与洛河的文化距离在逐渐加大。
加之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雾霾以及现代人视力下降,能望见嵩山雪的人越来越少了。怎么办?不如等待第一场雪的到来,这雪将落在洛河之上,也将落在嵩山之上。(记者 余子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