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根在河洛。在熠熠生辉的河洛文化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文化。
舞马衔杯为玄宗献寿 李玉明 插图
中华文明,根在河洛。在熠熠生辉的河洛文化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文化。千百年来,无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钟情于此,他们在洛阳留下了许多与乐舞有关的故事。
马舞,通常指马跳的舞蹈。与寻常所见马戏团的驯马表演不同,由舞马表演的马舞历史悠久,但是史书上关于舞马的记载不多,最早的记载出于三国的曹魏时期。到了唐代,舞马技艺发展迅速。然而由于战乱,唐代之后,马舞逐渐在中原地区销声匿迹,至今保存的竹马表演还带有一些马舞的影子。
1、起舞之马源自西域
资料显示,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就曾向定都洛阳的魏文帝曹丕进献大宛舞马。这是中国引进舞马的最早记载。曹植在上表中称:“臣于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匹……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鼔节相应。”
由此可见,舞马源于西域地区等域外良马产区。良马品种的形成及驯马水平的提高,都与游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就西域各国进贡的舞马来看,它们不但天生体能较强,而且大多已被调教成功,在进献时能当场进行表演。
南朝宋大明五年(461年)吐谷浑王拾寅献舞马,南朝宋文学家谢庄应诏作《舞马赋》(一说《咏马赋》):“观其双璧应范,三封中图,玄骨满,燕室虚,阳理竟,潜策纡,汗飞赭,沫流朱。至于《肆夏》(古乐曲名,泛指宴饮、迎送宾客之乐)已升,《采齐》(古乐曲名)既荐,始徘徊而龙俯,终沃若而鸾眄(miàn)。迎调露于飞钟,赴承云于骛箭。写秦垌(dòng)之弭尘,状吴门之曵练。穷虞廷之蹈蹀,究遗野之环袨……”
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吐谷浑再献舞马,南朝梁文学家张率作《舞马赋》曰:“既倾首于律同,又蹀足于鼓振。擢龙首,回鹿躯,睨两镜,蹙(cù)双凫。既就场而雅拜,时赴曲而徐趋。”由此可见,这些舞马都当场进行了精彩的表演。
根据史实推断,中原地区马舞活动的产生不会早于两汉时期。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以求汗血马,始有域外优良种马大量输入中原地区,舞马和马舞活动才得以随着域外良马的大量输入传播进来。到三国时期曹植上表献马,并对马进行了训练,“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鼔节相应”,说明当时中原地区确实产生了马舞调教技术。
洛阳博物馆藏有唐代彩绘陶驯马俑与舞马,俑高约45厘米,马高约50厘米,舞马右前腿弯曲高抬,左前腿斜立蹬地,两条后腿弯曲,三蹄紧扣于地,向后发力。这生动地展示了舞马被驯服的过程,也证明了马舞在唐代的繁荣。
2、舞马衔杯为玄宗献寿
虽然中原地区的马舞活动产生相对较晚,但是马舞艺术在中原地区被发扬光大,并在唐代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文化。随着乐舞水平不断提高,古人不但创造出字舞、花舞等形式,而且在人舞之外,也训练兽禽虫豸作舞。
《穆天子传》有“鹤舞”之说,汉张雅能击磬做乐而令鸾舞,南朝宋鲍照有《舞鹤赋》,宋代“临安呈水嬉者”更能让龟鳖鳅鱼“戴戏具而舞”。历代能人高超的调教技术,自然会影响到马舞艺术的发展。
唐代宫廷中的马舞艺术非同一般。唐人称马舞为蹀马,曽慥(zào)引《景龙文馆记》说,唐中宗景龙年间,“宴土蕃,使蹀马之戏,皆五色彩丝,金具装于鞍,上加麟首飞翅。乐作,马皆随音蹀足,宛转中节。胡人大骇”。可见,唐代的马舞技艺足以让胡人为之惊骇。
据明代胡震亨著《唐音癸签》载,唐代有《舞马倾杯曲》。唐代杜佑撰《通典》记载:“太宗贞观末,有裴神符(西域疏勒音乐家),妙解琵琶,初唯作《胜蛮努》《火凤》《倾杯乐》三曲,声度清美,太宗悦之。”
唐代皇帝对马舞的喜爱一脉相承,《旧唐书·音乐志》载:“玄宗在位多年,善乐音。若宴设会,即御勤政楼……即内闲厩引蹀马三十匹,倾杯乐曲,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校床,乘马而上,忭转自如。”
出于对舞马的热爱,唐玄宗喜欢搞创新,曾令舞马人在一张大床上,让马在舞马人的指挥下,随着音乐在床上旋转起舞。诗圣杜甫对此颇不以为然,作诗批评玄宗的这种做法:“斗鸡初赐锦,舞马即登床。”
此外,唐玄宗还以他的生日(农历八月初五)为“千秋节”,过节时在兴庆宫西南角勤政、花萼两楼前的广场上举行盛大的文艺演出,场面宏伟,“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仗,列旗帜,被金甲、短后绣袍。太常卿引雅乐,每部数十人,间以胡夷之技。内闲厩使引戏马,五坊使引象、犀,入场拜舞”。
唐代诗人张说欣赏马舞之余,写下六首《舞马词》,其中一首为:“万玉朝宗凤扆,千金率领龙媒。眄鼓凝骄躞蹀,听歌弄影徘徊。”词作不仅描述了舞马的舞姿,而且可以歌唱。在另外一首《舞马词》中有如下诗句:“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意思为舞马会屈膝跪下,马嘴里衔着酒杯,“真心”地给玄宗献寿,“祝福”玄宗万寿无疆。
3、马舞“演员”由马到人
任何事物都会盛极而衰,马舞也不例外。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玄宗仓皇入蜀,叛军攻破长安,走上顶峰的马舞艺术遭受战火冲击,从此,中原舞马活动日渐衰落。
自称皇帝的安禄山对马舞同样喜爱,“安禄山见而悦之,既克长安,命搜捕乐工,运载乐器、舞衣,驱舞马、犀象皆诣洛阳”。
据唐代郑处诲撰《明皇杂录》记载,当时安禄山“因以数匹(舞马)卖于洛阳”。宋代《太平御览》则提到“因以数十匹置于范阳”。安禄山被杀之后,这些舞马“转为田承嗣所得”。据说田不识舞马,将其当战马来用。一日舞马闻乐起舞,被视为妖,惨遭鞭棰而死。这样,深受唐玄宗喜爱的舞马初“尽入洛阳”,后“复散于河北”,“向时之盛扫地而尽矣”。
安史之乱虽被平息了,但是马舞活动和日趋衰落的大唐王朝一样,始终未能恢复到昔日盛况。在唐德宗之后,再无马舞活动的相关记载。而明代方以智则断言,“今之字舞,鞞拂犹存,无蹀马鱼龙之戏”。马舞活动在中原地区真正销声匿迹了。
除马舞外,早在唐代民间就流行一种以人装扮成马形的舞蹈表演。舞者身穿马舞服饰,通过舞蹈来模仿马的各种动作,表现马的生动形象。这种马舞一般由两个人表演,其中一人戴马的模型道具,模仿马的奔跑动作上场,另外一人手持马鞭紧跟其后,模仿赶马人,配合跳马舞的人表演各种动作。
在唐代段安节著《乐府杂录》“舞工”条目中有人表演马舞的记载,并且详细叙述了马舞的表演方式:“身穿彩衣,执鞭,舞蹀燮(xiè),蹄应节。”
考古发现,这种马舞“演员”形象在新疆地区有明确的物证。1960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唐代彩绘马舞俑栩栩如生,三人一组,两人装扮成一匹马,披上马的装饰形套,其中一人顶着马头,双足作为马的前肢,另一人扮成马的后部,双足作为马的后肢,第三人头戴少数民族尖帽,骑在马背上充当骑手,右手执绳,左手挥鞭,面带笑容,昂首挺胸。这种表演形式与《乐府杂录》的记载有一定共性。
我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传承千年的“跑竹马”表演,至今还带有马舞的影子,也可看成马舞技艺在民间的默默生存和发展。(记者 余子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