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文化项目促产业创新
苏州古城活了,更带火了苏州的文化产业。
反观洛阳,“有文化、没产业”“文化深厚,产品短缺”的困局,依然没有打破。
如何盘活文化资源,借助文化牌为文化产业大发展造势?
首先是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工作从“养人头”向“养项目”转变,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从直接投入向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转变,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服务文化”转变。
机制的转化,给苏州的文化产业带来了活力。
2012年,苏州老城设立了全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保护区发展路径很明确——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据苏州市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的文旅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与创意产业的结合,二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三是文化与生活的有机统一。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将传统和地域的文化精髓融入产品开发,提高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与附加值。
如今,苏州的文化产业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全市文化产业企业1.5万家,从业者50万人,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例达5%。
文化“软”营销带来“硬”效益
回过头来再看重庆,前不久热映的《变形金刚4》中,在武隆风景区取景的画面,就是重庆“文化营销”的典型案例之一。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吆喝买卖”。话虽通俗,却一语点中营销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重庆市政府专门设立1亿元的影视营销发展基金,旨在引导重庆市的景区和文化企业通过影视植入式广告等方式进行城市营销。
以武隆景区的发展为例。
2007年,武隆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武隆旅游资源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触电”《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成功,让武隆人把打文化牌确定为旅游的重要营销方式。随后,张艺谋导演的“印象·武隆”正式推出,这台演出仅策划费就达2000万元,但是重庆人觉得很值——从2011年10月的7天试演到2012年4月23日开始公演,共演出了262场,实现门票收入4800多万元,半年就收回了成本。
这种“文化营销”,也给当地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
其一,“印象·武隆”对当地的农家乐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演出所在地仙女山镇的农民看准商机,新增床位6000多张,仅仅从仙女山镇到剧场的几公里内,新增的农家乐就有百余家,每逢双休日都是爆满的。
其二,在演出、影视作品的带动下,武隆的旅游商品销售额也急剧上升。旅游公司开发了数十种武隆主题的旅游商品,包括印象武隆红茶、T恤衫、动漫产品等,这些旅游商品一年就可以赚到上千万元的利润。
几个数据,让代表团成员叹服。
作为河南乃至中国的“文化大市”“文化名城”,洛阳如何更加充分地保护好、发挥好、利用好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向“文化强市”迈进?
一路走一路看,先进城市的亮点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启发的是让文化“点石成金”的崭新思路,点燃的是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的雄心壮志。
(记者 李东慧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