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根在河洛。在熠熠生辉的河洛文化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文化。
武则天创制圣寿乐 李玉明 绘图
中华文明,根在河洛。在熠熠生辉的河洛文化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文化。千百年来,无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钟情于此,在洛阳留下了许多与乐舞有关的故事。
唐代是中国古代乐舞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舞之行列必成字”的字舞,其首创者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当年她在洛阳创制圣寿乐,最早在乐舞中运用组字表演。唐玄宗时,人们对圣寿乐重新进行编排,增加了“来回换衣”环节,也促进了字舞在后世的流传。
1、喜欢造字的武则天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圣寿乐,高宗武后所作也。”它“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变而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字舞。
众所周知,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在洛阳临朝称制。颇通文史的她重视文字的统治力量,曾造了一批汉字,并以新造的“曌”字为名。排演圣寿乐时,高宗李治尚在,时间当在造字之前,但她对文字的把握和运用由此可见一斑。
武则天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东),生于公元624年。她14岁时被选入宫中,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并被赐名“武媚”。当然,这绝对不是一个仅有美貌的妩媚女子,她的心计和才干,远远超过当时的许多男子。但她并没有因此得宠,不知唐太宗是不是有意冷落她,反正她在才人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多年,白白消磨了大好青春。
直到唐太宗晚年病重,年轻的太子李治入侍,武则天才迎来人生的转机:两人在病榻前一见钟情,李治继位后,将武则天接回宫中。他们联手一步步排除障碍,公元655年,32岁的武则天终于成了高宗李治的皇后。
李治比武则天小四岁,自幼仁孝,性格软弱,体质也不太好。公元657年,他将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转移到洛阳,并让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武则天本来聪慧,兼涉文史,处理政事很有一套,渐渐掩盖了李治的光芒。
后来李治常患头痛,无法视朝,便将一应事务委于武则天。两人一个是天皇,一个是天后,合称“二圣”。公元683年,高宗李治去世,临终给太子李显留下遗诏,明确表示“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给予了武则天充分的信任。
可是,继位后成了唐中宗的李显软弱无能,武则天很快将其废掉,立幼子李旦为帝。公元690年,唐睿宗李旦将皇位让给母亲,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临朝称制后的武则天造了一批汉字,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世称则天文字。如今人们最为熟悉的,当数被武则天用作名字的“曌”(同“照”)字。而在日本,最有名的则天文字是“圀”(同“国”),因为主修《大日本史》的德川光国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德川光圀,为他剃度的本国寺也因此改了名,叫本圀寺。
2、舞之成字的圣寿乐
唐代是中国古代乐舞发展的鼎盛时期,高宗李治精通乐舞,曾在洛阳作上元乐,用于国家祭祀等大型活动。而武则天在洛阳创制的圣寿乐,则标志着字舞的出现,是唐代乐舞的一个重要特征。
唐代音乐理论家段安节在《乐府杂录·舞工》中记载:“字舞,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而“舞之行列必成字”的圣寿乐,一共要变出16个字,就是“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这些字笔画复杂,排演起来十分不易。
根据《旧唐书·音乐志》的描述,武则天创制的圣寿乐阵容庞大,要用140名高水平的舞伎。她们头戴金铜冠,身穿五色画衣,一边载歌载舞,一边巧妙地用队列和舞姿的变化排出不同的字,总共要变化16次。这种舞蹈与今天带有组字表演的团体操类似,但难度要更大一些,因此只在比较隆重的场合进行演出。
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对之前的一些乐舞进行了改编。比如圣寿乐,就增加了“来回换衣”环节,突出了舞衣色彩的变化。
唐人崔令钦在《教坊记》中称,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玄宗对圣寿乐重新进行编排。他挑选美貌舞伎,让她们穿着五色画衣,每件舞衣的衣襟上都绣着一朵大团花,又“制纯缦衫,下才及带,若短汗衫者以笼之,所以藏绣窠也”。也就是说,舞伎们在五色画衣的外面,还要罩一件同色短衫,将衣襟上绣的大团花隐藏起来。
这样的好处是,等舞到第二段时,舞伎们迅速“从领上抽去笼衫,各怀内中”,衣襟上的大团花突然显露出来,会让观者眼前一亮,视觉效果更佳。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唐代王建的这首诗,描绘的就是表演圣寿乐时的情景。
3、流传至今的字舞
唐代宫廷乐舞演出可分为两类,即“堂上坐奏”的坐部伎和“堂下立奏”的立部伎。圣寿乐属立部伎,在室外演出,人数多,气派足,难度大,水平稍差的舞伎根本表演不了。
崔令钦在《教坊记》中曾讲道,开元年间,宫中水平最高的舞伎当数宜春院内人,她们因常在皇帝面前演出,也称前头人。这些宜春院内人排练圣寿乐,一天就能上场。相比之下,从外面选拔入宫的公式弹(音chōu dàn)家技艺稍次,排练一个月也不行。因此,表演圣寿乐时,玄宗总是让宜春院内人排在舞队的首尾,而“公式弹家在行间,令学其举手也”。当然,宜春院内人也并非每个都能胜任,必须优中选优,才能确保没有失误。
当时,中侍御史平冽曾作有《开元字舞赋》,详细描绘了圣寿乐的演出场面:舞伎出场时旋转如风,伴着雷声阵阵,与鼍(音tuó)鼓的节奏非常和谐。随后,她们模仿鸾鸟、仙鹤等的动作变换队形,排出文字。接下来,舞队逐渐向左右分开,如鸟儿张开双翼。
舞伎个个神采奕奕,庄严美丽,她们身上的罗衣如天空的云霞。就在队形变换之际,一些舞伎突然不见了,原来她们瞬间变换了舞衣,原来的朱红或绛紫,转眼就成了绿色或大红。每次组完一字,舞伎们稍微停顿就又变换成另外一个字,场面整齐壮观,观者无不惊叹。
圣寿舞通常表达的是对帝王仁德的歌颂。而在平冽看来,舞伎们的一举一动,或缓或急,都合乎节奏,进退有序,这样的文舞能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因此远胜武舞。
在玄宗李隆基重新编排圣寿乐后,字舞逐渐流行。唐德宗时,因西南部的南诏国归唐,也曾作字舞奉圣乐,舞的就是“南诏奉圣乐”五字。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称:“自武后圣寿乐舞‘圣超千古’十六字,德宗奉圣乐舞‘南诏奉圣乐’五字,历朝制字舞,未可详记。”
字舞在后世流传很广,宋、明、清时都深受人们喜爱。现在稍微上点儿年纪的人,对“文革”时期的“忠”字舞都不陌生,而今天出现的“囧”字舞等,则表达了人们的另一种心情。(记者 张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