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扑朔迷离的火凤舞(洛阳古代乐舞⑥)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河洛广记  来源: 洛阳网 2014.06.24 10:46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北魏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说,高阳王元雍有宠姬艳姿,善跳火凤舞,这是有关火凤舞的最早记载。到唐代,火凤舞依然盛行,诗人们对它津津乐道,并留下一些诗篇。

高阳王元雍有个姬妾名叫艳姿,擅跳火凤舞,并以此“宠冠诸姬” 李玉明 插图

  北魏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说,高阳王元雍有宠姬艳姿,善跳火凤舞,这是有关火凤舞的最早记载。到唐代,火凤舞依然盛行,诗人们对它津津乐道,并留下一些诗篇。然而,这种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乐舞究竟是什么样子,今人很难说得清。

  1、元雍豪奢,尤好声色

  关于火凤舞的史料不多,但毫无疑问,它与洛阳关系密切。北魏时,高阳王元雍有个姬妾名叫艳姿,擅跳火凤舞,并以此“宠冠诸姬”。此事记载于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中,这也是火凤舞的名字第一次出现。

  元雍是魏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的弟弟,在历史上以奢靡著称。他少年时深得孝文帝器重,后历宣武帝、孝明帝二朝,更是贵盛至极,富甲天下。

  孝明帝正光年间(公元520年至525年),胡灵太后执政,元雍被委以重任,总摄内外。他住在洛阳城南津阳门外,园林宅邸,出入排场,都与皇帝不相上下。不过,此人资质平常,对权力倒没太大欲望,他是个享乐主义者,最热衷的还是“食色”二字。

  元雍喜欢美食,一顿饭就要花费数万钱。这让陈留侯李崇感叹不已:“高阳一食,敌我千日。”意思是说,元雍一顿饭花的钱,就够他吃三年的了。

  除了美食,元雍还喜欢声色,在这方面更下功夫。当时洛阳城南有二里弄,一为调音里,一为乐律里,每日丝竹之声不断,“天下妙伎出焉”。元雍家住城南,挑选歌姬、舞女很方便,竟在家中养了僮仆六千,美姬五百,每天通宵达旦地歌舞作乐。

  河间王元琛生性贪婪,自命风流。他为与元雍斗富,也蓄美姬三百,并从西域多购名马,连马槽都以纯银打造。一天,他请来章武王元融,让他参观自己堆满仓库的奇珍异宝,并自负地说:“不恨我不见石崇,只恨石崇不见我!”元融本想着只有元雍比自己富,没料到元琛也这么有实力,气得回家卧床了三日。其实,真要和元雍斗富,他和元琛都不是对手。

  元雍姬妾众多,仍不满足,还想讨要宫中的美女。胡灵太后答应了,但元雍等不及,竟派人偷偷进宫“拐骗”了四个美人回来。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做这种事真是荒唐至极。

  对元雍如此行径,他的妻子崔氏当然有意见。当初崔氏年轻美貌,元雍在原配卢氏死后,不顾皇帝反对把她娶回了家。但后来崔氏年老色衰,元雍开始嫌她碍事,先是疏远,后又幽禁,直到最终将崔氏殴打致死。在喜新厌旧的元雍这里,艳姿能以火凤舞长期“宠冠诸姬”,可见其别具魅力。

  2、艳姿善舞,名留千载

  艳姿长得美,也会打扮,喜欢在鬓发上贴金箔进行装扮。宋元时期,女作家龙辅在《女红余志》中就记载,“元雍姬艳姿,以金箔点鬓,谓之‘飞黄鬓’”。后世很多女子学她的样儿,比如在《金瓶梅》中,潘金莲曾“露着四鬓,上粘着飞金贴,粉面额上贴着三个翠面花儿”。

  公元528年,胡灵太后将她的亲生儿子孝明帝毒死了,洛阳城的歌舞升平就此被中断。盘踞山西的尔朱荣借机进逼洛阳,溺死胡灵太后,并将元雍为首的两千多名北魏皇族、百官公卿赶到黄河边进行屠杀,史称“河阴之变”。

  元雍死了,他那些能歌善舞的美貌姬妾没了依托,要么遁入空门,要么嫁与他人。善跳火凤舞的艳姿不知所终,关于她的故事,是通过另一个人的口传出来的。

  在元雍的姬妾中,有一个美人徐月华善鼓箜篌(箜篌kōng hóu,古代弦乐器,分卧式、竖式两种),尤以《明妃出塞曲》最能打动人心。后来,卫将军原士康将她收为侧室,就住在城东南的青阳门附近。她常对原士康说,高阳王有两个绝色美姬,一名修容,一名艳姿。修容最拿手的是绿水歌,艳姿最拿手的是火凤舞,两人“爱倾后室,宠冠诸姬”,别人是比不了的。原士康听了心下神往,就常令徐月华也鼓绿水、火凤之曲。

  河间王元琛活着的时候,一心要与元雍斗富。其实,在蓄歌姬舞女这方面,他倒真没有输。比如,元雍有修容、艳姿和徐月华,他身边也有个著名的女子叫朝云,善吹篪(chí,一种类似竹笛的乐器)。

  据史料记载,朝云能为《团扇歌》《陇上声》。元琛出任秦州刺史时,羌人屡屡叛乱,让他很头疼。后来,他灵机一动,让朝云扮成一名贫苦老妪,到羌人叛乱的地方吹篪行乞。羌人听得思家落泪,纷纷归降,“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说的就是此事。

  3、火凤之舞,引人遐思

  艳姿最拿手的火凤舞,一直盛行到唐代。初唐史学家、诗人李百药有《火凤辞》,描述了他看到的火凤舞:

  歌声扇里出,妆影扇中轻。未能令掩笑,何处欲障声。

  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莫见双颦敛,疑人含笑情。

  佳人靓晚妆,清唱动兰房。影入含风扇,声飞照日梁。

  娇颦眉际敛,逸韵口中香。自有横陈分,应怜秋夜长。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火凤舞柔美舒缓,歌舞并重,表演者手持羽扇,浅笑嫣然,极富汉族传统乐舞——清商乐舞的特征。

  然而,北魏时期流行的乐舞,是“中国旧乐杂以羌胡之声”;中唐之后,胡乐、胡舞、胡妆更是在洛阳广为流行。元稹有一首《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诗,其中几句写道:“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不少人据此推断,火凤舞是从西域传过来的胡舞。不过,这种说法似乎并不确切。因为在元稹诗中,与火凤舞相提并论的“春莺啭”是清商乐舞,更是唐代典型的软舞,张祜有诗《春莺啭》,称“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就是明证。

  春莺啭传入朝鲜后,被载入《进馔仪轨》,从而留下了对此舞的详细描述:“设单席,舞妓一人,立于席上,进退旋转不离席上而舞。”其所附舞图中,舞妓头戴花冠,身着黄绢衫,束红绣带,足着飞头履;其歌词为:“娉婷月下步,罗袖舞风轻。最爱花前态,君王任多情。”由此可以看出,它还保留着原舞的风貌。

  再看元稹的诗,表达的应是随着胡妆、胡乐等的流行,火凤舞、春莺啭这样的汉族传统乐舞渐渐沉寂了。

  晚唐时,诗人李商隐大概看过画中的火凤舞,他在《镜槛》一诗中,留下了“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的句子。此时的火凤舞,也许已与原来的轻歌曼舞有所不同,但仍以扇为舞器。

  今天,也有人认为火凤舞可能表现了凤凰“浴火重生”的主题,但这是郭沫若先生的“创造”,中国古代神话并无这一内容。北魏艳姿留下的火凤舞,因这些小小的谜团,更加引人遐思。(记者 张广英)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伊滨城管闻“风”而动精准施策 全力应对大风天气
伊滨城管闻“风”而动精准施策 全力应对大...
  • ·伊滨:打造多元夜市 激发消费活力
  • ·洛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产业园项目开工
  • ·伊滨这所高校迎来澳洲“文化探索者”
  • 男子醉酒憋尿险丢命!医生紧急提醒
    男子醉酒憋尿险丢命!医生紧急提醒
  • ·口服胶原蛋白对护肤到底有没有用?
  • ·春天易上火怎么办?
  • ·健康快讯:河科大二附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开诊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洛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产业园开工
  • 西工地步行街(4S街区段)试开街
  • 洛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三诺新材萃取剂项目一期投产 产品...
  • 投票!洛阳非遗变身萌系天团,你P...
  • 栾川首辆无人驾驶快递车上岗
  • 十二届洛阳市委财经委第十八次会...
  • 从夜间烟火看“留量深耕”
  • 洛阳籍画家领衔创作的万米牡丹长...
  • 河南省安委会明查暗访组解决洛阳...
  • 百姓呼声
    伊滨区中央水系..
    异地意外住院医..
    建议在邙山建设文学主题或名人主题公园
    涧河有处桥段漂浮着大量泡沫污染物?
    精彩图片
    济新高速公路项目...
    牡丹奇妙游 精彩引...
    牡丹花开隋唐城【...
    牡丹公园:打造诗...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