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孟津区先进制造开发区的三诺新材年产6万吨高性能萃取剂项目现场,在管道纵横交错的1号和2号厂房内,年产2万吨高性能萃取剂生产线全力开动。
工人忙碌、机器轰鸣。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孟津区先进制造开发区的三诺新材年产6万吨高性能萃取剂项目现场,在管道纵横交错的1号和2号厂房内,年产2万吨高性能萃取剂生产线全力开动。
“项目一期已经投产,今年计划生产1.8万吨萃取剂,目标产值5亿元!”该企业总经理助理郭伟十分自信,“这标志着项目向着建成全国最大新能源电池金属萃取剂生产基地目标迈出第一步。”
该项目投资方——三诺新材料科技(洛阳)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萃取分离产品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湿法冶金、稀土分离、盐湖提锂、城市矿山资源处置、电池金属回收及循环利用等领域。
郭伟介绍,在湿法冶金领域,萃取剂对于镍、锂、钴、锰等金属矿产的提取至关重要,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金属供应链条中的核心配套。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锂电池进入回收高峰期,带动萃取剂需求“水涨船高”。三诺新材敏锐把握市场风口,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高性能萃取剂项目。
“TBP可以萃取钨、钼的含氧酸根离子,实现与其他杂质金属的分离,提高产品纯度;P204对多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萃取能力,如稀土元素、铁、锌、铜、镍、铟;P507在镍、钴分离中,能有效实现两者的分离,提高镍、钴的纯度和回收率,在电池材料生产的原料精制方面有着重要应用……我们的柔性产线,可以为不同产品进行灵活调整和产能分配,以更快满足市场需求。”在项目现场,郭伟对该企业的产品如数家珍。目前,该企业产品配套下游客户包括华友钴业、中伟新材等知名企业,以及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巨头。
根据业内数据,我国即将进入锂电池退役增长期,预计到2030年,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废旧锂电池回收量超过100万吨,相当于2022年的约5倍。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企业推进后续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投产的一期2万吨产能只是起点,二期项目已经箭在弦上,将应市场形势适时启动。”郭伟说,该项目全部建成后,企业萃取剂生产能力将从原有的2万吨提升至8万吨以上,年产值由5亿元提升至27亿元,为洛阳抢抓新能源风口,以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臂之力。(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郑占波 张小强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