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牡丹花,为古都洛阳造就出遍地开花、香飘四海的蓬勃产业。
牡丹香皂
牡丹画丹青动人,牡丹瓷栩栩如生,牡丹茶清香扑鼻,牡丹饼香酥可口……在创新的“魔法棒”下,国色天香的牡丹仿佛化身为精灵,不仅让八方来客大饱眼福,还让他们唇齿留香、满载而归。一朵牡丹花,为古都洛阳造就出遍地开花、香飘四海的蓬勃产业。
1、画出大产业
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因东汉明帝迎接西域入贡的“马踏飞燕”筑“平乐观”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如今,走进平乐,这里的人们会骄傲地告诉你:他们有两张名片,一是享誉中外的郭氏正骨,二是声名远播的平乐牡丹画。
63岁的平乐牡丹书画院院长郭肖伟,师从平乐牡丹画创始人郭泰安学画牡丹,一画便是几十年。回忆起当初的岁月,郭肖伟连连说“想不到”。
郭肖伟说,首届牡丹花会时,郭泰安去王城公园看热闹:一是被摇曳生姿的牡丹倾倒,二是随处可见的写生者勾起了他画牡丹的心思。郭泰安一直从事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细心揣摩后开始专攻牡丹画创作。画好以后,拿到白马寺等旅游景点去卖,郭泰安的牡丹画总是被一抢而空。
一天,郭泰安叫来郭肖伟,摊开自己画的20幅牡丹画,看着栩栩如生的牡丹,二人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简单装裱之后,他们挑出了十几幅,坐上了西行的列车。目的地是陕西临潼。
到了临潼,他们选择了一家门面较小的工艺品商店,怯怯地走了进去。郭肖伟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他们把牡丹画拿出来之后,商店负责人眼睛一亮,急切地翻看并决定全部收购——每幅40元,先付现金200元,剩下的钱等画卖出之后再付,同时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一炮打响的牡丹画,成为他们主攻的方向。不久,西安附近的所有旅游点都有了他们的牡丹画,而且销路很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的牡丹画开始供不应求,常常有人排着队、拿着现金等着取画……
这个6000多人的村庄,现有牡丹画师近800名,形成了一个包含培训创作、裱画包装、推介营销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和东南亚、欧洲等地。
徜徉于洛阳街头,牡丹文化气息处处可闻。牡丹画、牡丹瓷、牡丹丝绸等牡丹系列工艺品琳琅满目,电视剧《牡丹亭》、3D动漫电影《牡丹》等文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延伸出一条条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