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的神都洛阳,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无疑是“水”。在影片中,人们看到了大运河浩瀚的水面,看到了城边宏大的港口,看到了盛唐时期中国的楼船,看到了贯通城内居民区的河流。这些场景在神都曾经存在过吗?
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的神都洛阳,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无疑是“水”。在影片中,人们看到了大运河浩瀚的水面,看到了城边宏大的港口,看到了盛唐时期中国的楼船,看到了贯通城内居民区的河流。这些场景在神都曾经存在过吗?是的,洛阳是那个时代的水运中心。而如今,我们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打造当代的“水城洛阳”!
1、运河中枢神都苑
电影中龙王出没的“大海”,其原型是神都苑。神都苑,又称西苑,是大运河的中枢和起点,也是皇家园林,初建于隋炀帝时期,完善于武则天时代。清人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中记载:“隋之会通苑,又曰上林苑,武德初,改为芳华苑,武后曰神都苑。”
在隋炀帝统治时期,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到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他先后征发大量民工,开凿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河,从而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
通济渠是大运河最先开凿的一段,这条运河是利用了古代运河渠道,加以拓宽而成的。其具体路线是:以洛阳的西苑为起点,引谷水、洛水进入黄河,然后利用黄河的一段河道直达板渚(今汜水东)。从板渚再引黄河水南流,使河水进入古鸿沟系统的睢水。这条睢水经过现在的中牟、开封、陈留、宁陵、夏邑、永城、灵璧、泗县,最后入泗水而进淮河。
西苑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工湖,其范围是北接新安,南及飞山(今丰李南山),西至渑池,周长145公里,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根据地势,其水系略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走向,又根据魏晋时谷水(涧河)顺邙山脚下、由西往东而去的记载,此区苑内引水当为谷水入苑,退水于洛河。西苑园景以河、湖、山为骨架、脉络布置园景,呈现出水光潋滟、湖光山色的风景特色。
为了实现西苑作为大型调节水库的功能,在流入西苑的河流上修有水柜。所谓水柜,是调节运河用水的蓄水工程,即在山丘地区筑坝截取溪流,利用湖泊洼地蓄积地面坡水和泉水,或自天然河流引水,设闸控制。运河水浅时放水入西苑,运河水大时放水入水柜,特别是运河发生洪水时可泄洪水入水柜蓄存,待运河需水时回注接济。
2、女皇下令修新潭
电影中出现的洛阳城边的大型港口,其原型是武则天时期开凿的神都新潭港。
唐代初期,随着洛阳航运事业的长足发展,水路客货运量急剧增长,建设好港埠就成了当务之急。武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六月初九,武则天下令在神都立德坊南(今洛阳瀍河下游以西,洛河以北一带)开建新潭,以供诸州租船停泊。《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洛港新潭,大足元年开,以置租船。”
新潭是引漕渠水,在立德坊西南形成停泊区。漕渠南通洛水,北与含嘉仓相连接的泄城渠衔接,东流出城通于黄河,舟楫往来十分便利。《元河南志》记载:“漕渠本名通远渠,隋开。自斗门下枝分洛水。当洛水中流立堰,令水北流入此渠。”“东北流至立德访之南,西溢为潭。”负责此项工程的是将作大匠宗晋卿。
新潭一带是当时船只的最大停泊区,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那时这里游船商舶,多达万艘,填满河路,盛况空前。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七月,瀍水暴涨入港,漂没诸州租船数百艘,说明其时停泊在新潭一带舟船之多。
临近新潭之含嘉仓,有大型仓窑40多个,总面积42万平方米。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含嘉仓储粮58万余石,几乎是当时全国大型官仓粮的一半。据从含嘉仓遗址中出土的铭砖上记载,这里贮存的粮食主要是从苏州、楚州、冀州、邢州、德州、滁州、沧州、魏州等江南和华北地区运来的租粟与租米,是通过通济渠和永济渠运至洛阳的。
3、神都楼船惊天下
古代把大型船只称为楼船,皇帝所乘的大型楼船被称为御楼船(龙舟)。当时,洛阳是楼船制造的中心,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出现的楼船勾起了我们对辉煌洛阳楼船制造史的遥远记忆。
隋唐时期,洛阳楼船制造工艺已非常成熟。隋炀帝乘坐的御楼船,长66.67米(200尺),上建4层重殿,高15米(45尺)。同时,战船、运输船等各类船只的制造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八月,隋炀帝初巡江都,船队有几千艘各式船只组成。唐高宗、武则天时代戡乱定边中,大唐楼船军(水师)曾威震天下。
在当时洛阳的城市交通中,水运起着主导作用。神都有三市,即三大商业市场,为通远市、丰都市、大同市。《大业杂记》载:大同市,周围四里;通远市周围六里,其内郡国舟船舳舻万计,市南临洛水;丰都市,周围八里,开有十二道门,市内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店铺),通渠相注。市之四壁有邸店(提供客商交易、住宿、堆放货物之行栈)四百余个。这三个市场都有河道与运河相通,物流人流借水而行。
4、水城洛阳可再造
北宋以后,洛阳水运业开始衰落。然而,河湖交织、舳舻扬帆的神都美景是否可以再造呢?这是完全可能的,并且在北方城市中,洛阳是唯一可以建成“水城”并开通城市公交船的城市。
目前,洛阳市借助引黄入洛工程,对洛河、瀍河、涧河等水系进行改造。引黄入洛工程从小浪底南岸引水口分水枢纽引水,通过修建穿越邙山的20公里隧道,引水至洛阳城北的金水河水库。经金水河水库调蓄后,引来的黄河水被一分为二:一路进入涧河市区段的上游,经涧河可补充中州渠和洛河的水量;另一路由邙山渠向东进入瀍河市区段上游,补充瀍河水量。工程完工后,黄河水先将涧河、瀍河的河道注满,再流入洛河、黄河。相当于在洛阳转了一大圈后,黄河水又转了回去,水资源并无浪费,并极大改善了洛阳的河流生态环境。
但是,这个方案还可以再作如下优化。
小浪底之水首先引入金水河水库,此区域是神都苑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础,启动大唐神都苑复原工程。此意义有三:其一,神都苑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洛阳乃至中原的旅游业的龙头;其二,可以成为洛阳水运的中枢,并为城市用水提供充足水源;其三,可以成为小浪底的调节水库。
重新设计洛阳的河道和湖泊,连接金水河水库和瀍河的邙山渠、连接金水河水库和涧河的水渠应拓宽拓深,重新整治中州渠和城市水网,在洛阳之东合适位置复原大唐东溪,此河贯通伊河和洛河,在东溪之上要形成一个广阔的水面,仍命名为新潭,这是第二个水运中枢。这样,一个贯通洛阳的运河系统呼之欲出。
待水系贯通后,洛阳可开通城市公交船和旅游船。此意义有二:其一,开通城市公交船后,会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其二,再现神都美景,城市公交船和旅游船还可以将各旅游点贯通,使洛阳旅游业上一个新台阶。(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