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洛阳的鱼,人们首先想到洛鲤伊鲂。据《洛阳伽蓝记》载,洛水南岸有个四通市,民间称永桥市。伊水、洛水中的鱼,多在这里出售,士人庶民要吃鱼,都到这里买。
说起洛阳的鱼,人们首先想到洛鲤伊鲂。据《洛阳伽蓝记》载,洛水南岸有个四通市,民间称永桥市。伊水、洛水中的鱼,多在这里出售,士人庶民要吃鱼,都到这里买。这里的鱼味道很好,京师洛阳有种说法:“洛鲤伊鲂,贵于牛羊。”
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曾任寿安(今宜阳)县尉,作有《洛水》一首:“洛水秋深碧如黛,乱石纵横泻鸣濑。清明见底不留尘,日射澄沙动玑贝。南山秋风已萧瑟,倒影上下迷空翠。何当载酒纵扁舟,一尺鲤鱼寒可鲙(音同快)。”
晚秋的洛水碧绿如黛,清澈见底,阳光照在水中,玑贝闪闪发光。诗人被萧瑟秋风围绕,目光随水光山色迷离,不禁自问,何时能泛舟水上,把酒临风,用洛鲤做一盘生鱼片下酒?
这……貌似只是想想,并没有真的吃上?相比之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可有福多了。您看他这首《饱食闲坐》:“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这口福,真让人羡慕!
伊鲂美味,伊鳜亦佳。两条伊鳜曾让梅尧臣念了半生,也曾让文彦博一再回味。
北宋嘉祐年间,文彦博出判河南府,曾与李公明、董巨源、王伯初同游龙门,在伊水畔饮酒,恰遇一名渔夫刚从伊水中捞得十多条鳜鱼。渔夫将鳜鱼献给诸贤,众人以鳜鱼佐酒,“饮兴皆欢”。近20年后,身在河北的文彦博“感旧念游”,作诗二首,其一曰:“西风一棹思鲈兴,抖擞尘缨归旧庐。最忆香山石楼下,清伊深处钓寒鱼。” 公元1084年秋,退居洛阳的文彦博多次邀请友人到自家园中宴饮,宴席就设在池上芦苇间,席间以鱼脍、香稻佐酒,“浩然有江湖之趣”。他不禁想起当年写的两首“忆鳜诗”:“一樽江上思鲈酒,两首伊滨忆鳜诗。今日东田遂前请,香粳绿蚁鲙红丝。”(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