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要去郑州才能做的心脏手术,如今在洛阳就能完成,专家还是阜外华中的!”近日,在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心外科病房内,72岁的林君(化名)刚接受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第二天,她已经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恢复训练。
“原本要去郑州才能做的心脏手术,如今在洛阳就能完成,专家还是阜外华中的!”近日,在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心外科病房内,72岁的林君(化名)刚接受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第二天,她已经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恢复训练。
林君的主刀医生,正是来自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赵子牛专家团队。
一台心脏手术背后的“双城联动”
3月22日上午8点半,赵子牛专家团队一行3人抵达市一院。他们此行的任务是完成一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林君是一位低体重、心衰的高危患者,因胸闷、乏力持续加重且伴双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尽快手术。
“患者肺部功能较弱,术中需控制体外循环时间”“瓣膜型号选择要兼顾血流动力学和长期预后”……术前查房时,赵子牛专家团队与市一院心外科主任张文刚通过查看患者检查报告,结合听诊结果,仔细与手术团队讨论手术细节、优化手术方案。
从精细手术到云端监护的生命接力
上午9点40,手术正式开始。无影灯下,赵子牛专家团队与市一院麻醉科、体外循环组紧密配合,每一步操作都精准如“绣花”。
心脏停跳、建立体外循环、切除病变瓣膜、植入人工生物瓣膜……3小时50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心电监护仪上规律的波形让所有人长舒一口气。
当晚,专家团队“云上互联”,实时对接患者血压、心律等指标。“术后早期控制液体入量,加强呼吸道管理”——一条条精细化医嘱从郑州传到洛阳。两地专家实时沟通,实现术后管理的“无缝衔接”。
“家门口”驻名医,优质服务到身边
据悉,心脏疾病是威胁群众健康的“头号杀手”,但复杂的心脏手术对医疗技术要求极高。
为方便疑难重症患者就诊,2025年起,市一院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建立深度合作机制,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赵子牛、安松涛领衔的专家团队将定期驻点市一院,开展手术、教学指导及疑难病例会诊。
对于患者而言,这种合作最直接的实惠是“少跑腿、少花钱就能看好病”。林君家属算了一笔账:“去郑州手术至少要排队2周,家属住宿费加上异地医保报销差额,要多花1万多元。现在专家来洛阳做手术,医保报销比例更高,术后复查也方便。”
未来展望:让更多“不可能”变成“家门口的可能”
“这不是一次性的帮扶,而是长期的‘造血式’合作。”市一院心外科主任张文刚说,随着合作深化,豫西地区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网络将逐步完善,下一步将推动两院共建“心血管病专科协作中心”,让洛阳群众既能在家门口做常规手术,又能优先享受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稀缺资源,真正为患者抢回“黄金生命线”。(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雪琦 通讯员 徐建军 李瑜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