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需要我们和他们在一起,我要去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近日,在省公安厅“忠诚无悔——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演讲报告会上,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开元路派出所定鼎门警务室民警潘丹勇讲述了自己从警28年来的故事。
“老百姓需要我们和他们在一起,我要去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近日,在省公安厅“忠诚无悔——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演讲报告会上,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开元路派出所定鼎门警务室民警潘丹勇讲述了自己从警28年来的故事。
潘丹勇干过巡警、反扒民警、特警。2011年,他主动要求从机关调到社区,做一名离群众最近的社区民警。
“社区民警接触最多的就是群众,每天群众找我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都是对我的信任和考验。有的群众可能一辈子就找我这一次,所以我努力做到让每一名找过我的群众都对我的工作满意。”他到定鼎门警务室工作后,把社区当成家,把群众当亲人,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潘丹勇身上随时装着一个小本,那是他对辖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需要特殊照顾人员的登记本,他每月都会电话回访和上门走访,有事上门办理,定期帮助他们干些家务。
如今,社区不少老人都把潘丹勇的联系方式放在身边,大家开玩笑说,潘丹勇就是他们的“常备药”。正是这多年的真心付出,换来了辖区群众对他的信任和依赖。
心中有责才会全心投入,心怀真诚必有真情回报,创新实干必能大有作为。近年,潘丹勇不断创新警务工作模式和群防群治模式,拓宽服务群众新渠道,手机24小时开机,建立小区防范微信群,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开展便民服务,进行法律宣传,拉近了警民距离,赢得了群众赞誉。
他探索出的“潘丹勇3231社区消防工作法”被全省推广,还建设社区消防体验室、交通安全体验基地、地震逃生体验室,让辖区居民和未成年人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各类安全知识;积极整合辖区资源,成立义务巡逻车队,把各居民小区、沿街商户及公安部门安装的各类监控设备登记造册,只要辖区发案,他就知道在哪里能找到线索。作为市人大代表,他依托人大代表工作室,亮明身份、收集民意、建言献策,为群众发声,让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潘丹勇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社区就是我的舞台,也是我快乐的源泉!”潘丹勇说,如果有可能,他想干一辈子社区民警,即使退休了,也会继续服务群众,与他们共筑平安梦。(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周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