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还没正式出场,不少人就已经穿上了羽绒服,羽绒服里头还能穿各种“高科技”“黑科技”保暖衣。古代有多冷?没有这些“科技”,古人穿什么过冬?
编者按
上周立冬,下周小雪,就算不看二十四节气,您也收到冬天出场的信号了吧?暖气陆续开阀,羽绒服准备“上岗”,各种取暖神器都备好了,不禁想到:古人没有“小太阳”“暖宝宝”,冬天可怎么熬?
其实,关于抗寒保暖,古人办法也很多,他们有风雪中的浪漫,火炉边的温暖……今起就来说一说“古人过冬那些事儿”。
冬天还没正式出场,不少人就已经穿上了羽绒服,羽绒服里头还能穿各种“高科技”“黑科技”保暖衣。古代有多冷?没有这些“科技”,古人穿什么过冬?
史书上的冬天可真冷
古代冬天冷不冷?我们翻翻史书看。
《竹书纪年》记载,“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这是西周。
《后汉书》记载,“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这是东汉。
《三国志》记载,“(黄初六年)冬十月,(魏文帝曹丕)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这是曹魏。
《新唐书》记载,“(元和)八年十月,东都大寒,霜厚数寸,雀鼠多死”,这是中唐。
《宋史》里关于大雪的记载尤其多,可见宋代冷啊,“京师大雪,苦寒,人多冻死,路有僵尸”“京师大雪,贫弱之民冻死者甚众”“大雨雪,泥途尽冰。都民寒饿,死者甚众”“大雨雪,连十余日不止,平地八尺余。冰滑,人马不能行”“十二月,大雪。诏收养内外乞丐老幼”,西京洛阳的冬天估计跟京师差不多;南方也冷,“淮水冰,断流”“台州雪深丈余,冻死者甚众”……
这样冷的冬天,古人穿什么御寒?
一件粗袍换一条命
在羽绒服普及之前,人们过冬都穿棉衣,但棉衣并非自古有之。
据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介绍,棉花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但只是作为贡品,中国自古做衣服用“丝、麻、葛、褐(音同贺)”四种,没有棉。宋元之间,棉花经海、陆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关陕闽广,首得其利”,直到明朝,“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
这多亏明太祖朱元璋,明代余继登在《典故纪闻》中记载:“太祖尝念民艰,恐饥荒无措,令工部谕民,但有隙地,皆种植桑枣及棉花。”从这时起,中国人才普遍用上了棉衣、棉被。
那有棉衣之前呢?
《史记》中称,“孟尝君有一狐白裘”,价值千金,天下无双。李白在《将进酒》中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管你多贵的衣服,李白拿去换酒,眼都不眨一下。古代游牧民族擅长狩猎,穿皮袄不稀奇,中原百姓就消费不起了。
再金贵的皮裘也不能单穿,最保暖的穿法是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又一层。不管是丝绸还是粗布做的衣服,往里塞点儿东西,总比单穿暖和。
《礼记》中有一篇专门讲天子、诸侯等有身份地位的古人怎么穿衣服,其中称:“纩(音同矿)为茧,缊(音同运)为袍。”“茧”和“袍”是给衣服夹层添加丝絮后的异名,这句话是说,用新丝绵填充到夹衣里的衣服叫“茧”,用旧丝绵填充到夹衣里的衣服叫“袍”。穷人往里填充啥?芦花、柳絮、草……
在“睚眦必报”的成语故事中,战国时魏人范雎逃到秦国,化名张禄,成为秦相。他的仇人须贾后来为魏国出使秦国,他故意隐瞒身份,衣着破烂去见须贾,须贾怜其寒而赠其一件绨(音同题)袍。
绨袍即由厚缯所制、填充旧丝绵的粗袍。就是这件粗袍,让范雎感受到了来自须贾的故人之情,因而决定放他一条生路。
用纸做袄,穿着也好
百姓做衣服,多用麻和葛。《诗经》曰:“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褐指粗布衣,古时贫贱者所穿,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那如果连这些都没有,又该怎么过冬呢?
别担心,还有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碎杂短麻(麻头)、破布、渔网等造出了轻便耐用的纸。随着后世技术发展,纸甚至能做衣服。
唐代大历年间有个苦行僧,因穿纸衣得名“纸衣禅师”,被唐代宗召入禁中道场,竟盗窃宫中金佛,招来杀身之祸。
宋代“山居者常以纸为衣”,朝廷以纸衣救济穷人,清贫的文人也穿纸衣。有个叫周日章的教书先生,家里穷,隆冬披纸裘,有客来访,亦欣然接待。这种坦然陆游也有,他在《雨寒戏作》中写道:“幸有藜烹粥,何惭纸作襦(短袄)。”
纸还能做被子。一年冬天,朱熹给陆游寄了一床纸被,陆游作诗答谢:“纸被围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软於绵。放翁用处君知否?绝胜蒲团夜坐禅。”享受不起绫罗绸缎,盖床纸被也心满意足。
衣服破了能补,纸被也能。苏轼在《物类相感志》中写道:“纸被旧而毛起者,将破,用黄蜀葵梗五七根,捶碎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用木槿针叶捣水刷之,亦妙。”一看就是会过日子的人。(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