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晚,大型纪录片《寻古中国·寻夏记》第三集以“夏禾丰裕”为主题,追溯夏朝先民的“农耕密码”。
23日晚,大型纪录片《寻古中国·寻夏记》第三集以“夏禾丰裕”为主题,追溯夏朝先民的“农耕密码”。
有考古学家认为,在4000年前的全球性气候危机下,古老的中原大地保留下文明的火种,为中国历史第一王朝夏的崛起打下了基础。文明的火种为何得以保留?这与农业生产不无关系。
考古发现,粟(即小米)是夏朝先民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不过,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中的酒液残留,证实3800多年前水稻已经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介绍,从对酒液检测的情况看,当时用得最多的酿酒原料是稻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科研人员对从二里头遗址提取的5万多粒植物种子进行鉴别、筛选,发现其中的水稻比例竟然超过了粟。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清晰识别出大米的形状。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
除了数量庞大的稻米,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近万粒炭化的稻谷基盘。“稻谷基盘是连接谷粒和稻秆之间的部分,会在人工脱粒的过程中脱落。”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钟华介绍,它的大量出现,往往跟稻谷的加工有关,说明在遗址或遗址周边曾种植过为数不少的稻谷。
在二里头遗址,考古专家不仅发现了水稻和粟,还有黍、小麦、大豆等植物种子,可谓“五谷”齐备。专家认为,这些成为夏人生存发展必需的粮食保障,也进一步推动了二里头文化的崛起。
二里头遗址五谷齐备
农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事历书——《夏小正》的诞生。尽管在后世多有增补修改,但它所记录的农时与二里头遗址所在的洛阳地区十分相近,有专家认为,它的历史溯源很可能不晚于夏代。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也表明,二里头文化时期,先民很可能已掌握科学的农业管理方式,能根据天象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从而防灾避损,提高农作物产量。
夏禾丰裕为夏王朝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使社会分工变得愈加清晰也更为精细,二里头遗址内青铜器、绿松石等手工作坊的发现,说明当时的城市中已有大量专门从事手工业的人口。考古专家认为,这座占地30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都邑,对粮食生产和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巨大需求。农耕文化支撑起了夏王朝的建立,进而为中华民族文明与历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4日22时30分,《寻古中国·寻夏记》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频、央视网等同步播出第四集《华夏青铜》,敬请关注。(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实习生 卢杨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