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可观人情百态。中秋国庆假期,有人香车宝马,锦衣玉食;有人赶车打卡,颠倒衣裳;有人话不投机,翻脸分手,恨不得割袍断义;有人情意相投,与子同袍,巴不得生生世世不分离。
旅行可观人情百态。中秋国庆假期,有人香车宝马,锦衣玉食;有人赶车打卡,颠倒衣裳;有人话不投机,翻脸分手,恨不得割袍断义;有人情意相投,与子同袍,巴不得生生世世不分离。
锦衣玉食,颠倒衣裳……与服饰相关的成语、典故,隐含着中国人的文化密码。
对于重尊严、讲礼仪的国人来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衣食住行”衣为先。关于衣裳的那些事儿,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衣裳衣裳,上衣下裳
古籍记载,上古时期的黄帝、尧、舜在中原“垂衣裳而天下治”,掀开了中国服饰文明的千年华章。
老洛阳人惯常称衣服为“衣裳”,上衣、裤子、裙子都可以叫衣裳。
古代的衣裳则定义分明,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
衣裳制是华夏服饰礼仪的最高形式,汉服经典款式就是上衣下裳。在古代,上流社会的体面人物出席正式场合(比如祭祀或上朝)时通常都是这种打扮,久而久之,人们便以“衣裳”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甚至借指中国。
早期的衣裳,大都是丝麻面料的。
史载,自夏商周至唐宋,中原一带除了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之外,还栽种桑、大麻、苎麻等纺织作物,真丝和亚麻是做衣裳的常用面料。
晚年定居洛阳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重赋》一诗中提到:“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老白说的可是大实话。
裂裳裹足,勇于担当
古代的洛阳人,秋冬季节常在衣裳里面套一件长袍御寒。
东周王城洛阳的贵族穿的是高档茧袍,丝绸面儿,新丝绵内里,舒适保暖。
平民穿麻布长袍,俗称布衣。未做官的知识分子往往谦称“布衣”,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很是谦虚。
穷人只能用粗麻、碎葛甚至兽毛胡乱拼凑一件简陋的袍子——古称“褐衣”,将就着穿。
有人以贫穷为耻,有人安贫乐道。《论语》有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有志之士若是过分讲究吃穿,那就不算真的上道。
孔子曾入周问礼,到东周王城洛阳参观、进修。孔门弟子三千,其中有个叫曾子的家里很穷。《庄子》记载,曾子在卫国(今河南境内)居住时,十年没做过一件新衣裳,捉襟见肘,但他淡泊名利,拒不当官,吟经诵典,自觉舒坦。
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休。《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古籍记载,公输般(鲁班)设计制造了攻城器械云梯,帮助楚国攻打宋国。“反战斗士”墨子平时是不穿鞋的,这回却“裂裳裹足,日夜不休”,撕下衣裳裹住脚,急切地奔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劝楚王停战。
真正的猛士,纵然衣衫褴褛,捉襟见肘,也要勇于担当,负起责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里说,有的可怜人连破袍子都穿不起,天冷时冻得瑟瑟发抖,哀叹“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穷人只能抱团取暖。并肩作战的兵士们,同生共死,肝胆相照,关系铁得可以穿同一件袍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你没衣裳,那就穿我的!
有人宁愿挨饿受冻,也不肯向瞧不上的人借衣裳穿。
《世说新语》记载,汉末三国时期的管宁和华歆本是好友,后来闹掰了。绝交原因是两件在别人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
两人在园中锄菜,挖出一块金子,管宁视若无睹,华歆慌忙捡起,怕好友笑话自己拜金才不情愿地丢掉。两人同席读书,门外有高官的车队经过,管宁充耳不闻,华歆却丢下书跑出去看热闹。
管宁认为,细节反映价值观,他和华歆三观不合,于是割断席子,分开座位,与华歆绝交,是为“管宁割席”。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了成语“割袍断义”,形容恩断义绝,不再来往。
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如此。
结伴旅行是感情的试金石,若是找不到“与子同袍”的好旅伴,不如独行,以免日后“割袍断义”,令人叹息。(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