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热得人汗流浃背,吃点儿冷面、凉皮什么的多爽。然而,偏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以热抗热,“以毒攻毒”,大热天的非要吃热汤面。自己吃还不算,还要拉着别人一起吃,你还不能拒绝,因为他是皇帝。
皇帝为啥要这么做?不是捉弄你,而是宠你。
热汤面是古代著名的消夏食物,闷热之时身心烦郁,吃碗热汤面,大汗淋漓,“负负得正”,浑身舒畅!不信你试试看。
大夏天的,皇帝请吃热汤饼
《世说新语》里说,魏晋时期,京城洛阳有个名叫何晏的美男子,皮肤比女人还白嫩。
魏明帝曹叡不信何晏“天生丽质”,怀疑他脸上抹了粉,却又不好明问,于是把何晏请进宫里,“正夏月,与热汤饼”,大夏天的请何晏吃热汤饼。
结果,何晏吃得满头大汗,又没带手绢儿,只好“以朱衣自拭”,顺手撩起衣服擦汗。皇帝盯着何晏的脸一看,哟,没掉粉,而且“色转皎然”,肤色更显白皙,看来这家伙是真的白!
汤饼是个啥东西?汤面条。
史学家认为,面条萌芽于汉代,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说宋代以后)。据《中国烹饪史简编》记载,汉代就有类似面条的食物。
《释名》等古籍里说,汉代人把所有面食都称为“饼”,比如汤饼、索饼等。汤饼是一种类似面片儿汤的食物。索饼形似条索,随形而名,跟面条很像。
有人推论,如今的面条就是在索饼、汤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爱吃细面条,晋代的汤饼细如线。北魏《齐民要术》里提到过一种“水引”法做的面条:用细绢筛一些面粉,用冷肉汤调和,揉搓成筷子粗细的面条,一尺一断,在凉水盘里浸泡一会儿,再把面条揉搓得“薄如韭叶”,在沸水中煮一会儿就能吃。
洛阳曾是东汉、西晋、北魏的都城。古往今来,风味美食以京都为最,怪不得洛阳人爱吃面条,一天不吃就想得慌,咱们吃面的传统由来已久呀!
解暑辟邪,谁吃过谁懂
汤饼好消化,顶饥,一年四季都能吃。不过,古人度夏时会特意多做几顿汤饼吃,用以解暑,甚至用以驱邪辟恶。
汉魏往后,从中原地区到荆楚之地,皆有三伏天吃面条的风俗。古籍《荆楚岁时记》里说,南北朝时期,人们“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古时以农历或夏历计算时令,古代的六月伏日,相当于现在的七月伏天。
到了唐代,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等地仍流行伏天吃汤饼。咱们的洛阳老乡刘禹锡曾任高官,出入宫廷,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却仍好吃热汤饼。
他在诗文里说,盛夏时节,皇帝离宫避暑,不忘给群臣发度夏福利,“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可见,在唐代人的生活中,汤饼和冰块都是解暑佳品。
南方人对中原人的这种消暑食品似乎不太感兴趣。唐代诗人王维在《赠吴官》中描述,他的南方同僚到京城后,吃不惯热汤饼,抱怨“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天天摇着扇子唉声叹气,怀念南方老家的饮食,恨不得马上背包还乡。
茗粥又名茶粥,也是唐代的一种消暑食物,不过起初只在南方流行。吴越之地的南方人爱喝茶,常常采茶煮粥。
唐代的储光羲和朋友一起喝茗粥,心情愉悦,特意写了一首《吃茗粥作》纪念:“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喝碗粥喝出了诗情画意,清新宜人,暑气全消。
一碗不够,两碗将就
唐宋时期,面条的品种已经非常丰富。夏天除了吃热汤面,也可以尝尝冷面——古称“冷淘”。
唐代的达官贵人生活讲究,过夏天有朝廷御赐的冰块,可用冰块加上新鲜蔬菜、薄荷等食材炮制“冰镇饭”。
洛阳人熟悉的白居易、杜甫、苏东坡都爱吃冷淘。
苏东坡热爱生活,嘴馋手勤,能吃会做,用咱洛阳话说,他是个地道的老吃家儿。古籍《事林广记》记载了苏东坡改良的“翠缕冷淘”制法:把嫩槐蕊研磨出汁,和面揉搓,切成细丝,急火烧汤煮之,然后过一遍冷水(可加冰块),浇上汤汁菜肴,味道鲜美,颜色鲜翠,实乃纯天然无污染健康食品,一碗不够,两碗将就。
唐宋时期没有电冰箱,储冰不易,冰价高昂。对于洛阳城里的平民百姓来说,夏天的冰块是奢侈品,做冷面不现实,还是来一碗热汤面划算。出一场透汗,比啥都强。(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