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往来于许昌和洛阳之间,开车走高速要两个多小时,如果走许洛公路,开车时间差不多要翻倍了。
灞陵桥景区内的关公挑袍雕塑
八里桥往事
许昌城西有座灞陵桥,是许洛古道上的必经之路。这座桥本名八里桥,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
今天,灞陵桥景区内有关帝庙,为清康熙年间所建;庙东的石桥处塑有关羽挑袍雕像,旁边是一通“汉关帝挑袍处”古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
关羽辞曹挑袍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
据《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刘备大败,投奔袁绍,关羽则被曹操擒回许昌。
曹操惜才,拜关羽为偏将军,对其厚加礼遇,但关羽重义,丝毫不为所动。《三国演义》中详述了关羽辞曹挑袍的故事,称他不久即封金挂印,不辞而别,曹操闻讯则快马加鞭,追至桥上赐袍饯行。
清人甄汝舟有《八里桥》诗,称:“野水洄堤浸柳条,道旁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在今灞陵桥景区内,关帝庙中有石孔桥,相传为原八里桥的一部分。
许昌春秋楼
今许昌市中心有春秋楼,相传为关羽夜读《春秋》的地方。
这是《三国演义》中广为流传的故事:刘备为曹操所败后,投奔袁绍。关羽为保护甘、糜二夫人,只得投降,随曹操入驻许昌。入城后,曹操赐给他一处宅院,关羽为了避嫌,让二位夫人住在内院,自己则住在外院,夜读《春秋》,秉烛达旦,春秋楼因此得名。
现存的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后来经过多次重修,包括后面的关圣殿等。关圣殿高30多米,内有关公巨型雕塑,人们要顺着里边的楼梯走上去,才可与其平视。
历史上,许昌也称颍川、许州等。清人甄汝舟在这里任知州期间,也曾为春秋楼赋诗,称:“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