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就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日前,王巍应邀来洛,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系统阐释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描绘了中华大地文明曙光初现的模样。
五千年前闪烁文明曙光
文明探源,绕不开的话题是——什么是文明?什么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王巍认为,文明的诞生主要表现为:农业与手工业分工,高技术含量手工业专业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等。
区别于国外文明诞生三要素,探源工程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
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在距今5100年到4300年前,长江、黄河、辽河等流域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跨入了文明阶段。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为进入王国文明奠定了基础。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王巍大致将其分为7个阶段——
(1) 万年奠基:栽培农业出现,以新密李家沟遗址为代表,黄河流域进入新石器时代。
(2) 八千年起步:农业初步发展,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开始出现分化端倪,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吹响了远古文明的声音。
(3) 六千年加速:社会出现明显分化,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较大的墓葬开始出现,仰韶文化的彩陶在黄河流域露出了彩色的文明曙光。
(4) 五千年进入: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的大墓出现,社会分化显著,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文明正式形成。以良渚古城、巩义双槐树“河洛古国”等为代表,中华文明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跨入古国文明阶段。
(5) 四千年过渡:长江流域等区域性文明转向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中华文明进入以中原地区王朝为引领的文明一体化进程,由古国文明向王国文明(夏王朝)过渡。
(6) 三千年巩固:经过商王朝的经略,西周王朝通过封邦建国,实现了对王畿(jī)之外广大区域的控制,礼制完善,王朝统治得以巩固。
(7) 两千年转型: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标志,中华文明由王国文明转变为帝国文明。
可以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里头遗址地位举足轻重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二里头遗址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大约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经过约200年的发展,夏王朝在偃师二里头建造了同时期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都邑,形成择中建都的都城选址理念,建立了真正意义的广域王权国家。
“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和四川三星堆遗址等地出土牙璋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礼器及其蕴含的观念向四方辐射,形成地域广大的中华文化影响圈。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格局开始形成。”王巍说。
“延绵不断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典型特征。”在王巍看来,多元一体化格局的确立和兼容并蓄特征的形成,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结果表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传说,而是真实可信的历史。”王巍鲜明指出。下一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继续推进、不断深化,进一步揭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之谜”。(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白云飞 实习生 熊静 宋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