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里城外道路平坦洁净,下雨时很少有人穿雨鞋,但过去道路多为土路,雨天泥泞不堪,雨鞋自然少不了。
皮革鞋面,木屐底
天气阴晴不定,出门记得带雨具。
如今城里城外道路平坦洁净,下雨时很少有人穿雨鞋,但过去道路多为土路,雨天泥泞不堪,雨鞋自然少不了。
河洛乡间常见的雨鞋多为长筒胶鞋。汝阳有一名收藏家,不知从哪儿淘了几双雨鞋,样子粗笨,很是独特:或是粗麻靴筒,木屐状靴底;或是皮革鞋面,木屐状鞋底,拎起来沉甸甸的,穿在脚上想必也不轻便。
民俗专家吕九卿说,此乃旧时的雨鞋,在20世纪70年代很常见,下雨天、下雪天都有人穿。木屐底防滑,即便踩一脚泥,回家用水一冲就干净了。
木屐底雨鞋古称“泥屐”,是木屐的一种,造价低廉,便宜实用。清代洛阳籍文学家李绿园在长篇小说《歧路灯》中提到过泥屐:小混混儿乌龟勾搭富家子谭绍闻去赌钱,小谭嫌雨天路难走,乌龟说:“一箭之地,或穿泥屐,或披雨衣,有甚难出?”
当时的泥屐比较简单,鞋底钉有两条或四条木齿,稳固防滑;鞋两头穿绳,可以绑在脚上。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便把兽皮裹在脚上御寒。早期的鞋底是木制的,中间挖个槽,过冬时垫些兽皮之类的东西,隔风保暖,此乃木屐之雏形。
粗麻靴筒,木屐底
汉代人用麻线编鞋底,用锦缎做鞋面,木屐逐渐演变成了雨鞋、凉鞋、休闲旅游鞋。古代有一种鸦头袜,拇指与另外四趾分开,便是为了方便穿木屐。
唐代有了更高级的油靴:靴底如泥屐底,靴筒用细绢制作,外涂桐油或蜡,估计跟图一的旧雨鞋款式近似。
宋元时期,河洛一带有专门卖油靴的商铺。元代油靴又名雨靴,布鞋帮,外刷桐油,鞋底钉钉。
明清女人裹小脚,所以市面上出了一种专供小脚女人使用的油靴,俗称“油壳篓”。
油壳篓鞋底很厚,鞋面反复刷桐油,坚硬、防水,不易变形。
如今,泥屐、油靴、油壳篓都成了古董,躺在博物馆里睡大觉,轻便的木屐在中国南方及邻国日本仍然很流行。
有人以为木屐是日本人发明的,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盛唐时期,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长安、洛阳参观学习,把木屐的制作方法学了去,木屐方在日本流行开来。(记者 张丽娜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