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拥有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都城遗址的杰出代表。近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加大大遗址保护力度,积极创新大遗址保护模式,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原本叠压在地下的一个个遗址成为文化自信的“代言人”,充分展示传承中华文脉的历史担当。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拥有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都城遗址的杰出代表。近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加大大遗址保护力度,积极创新大遗址保护模式,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原本叠压在地下的一个个遗址成为文化自信的“代言人”,充分展示传承中华文脉的历史担当。
保护展示,让大遗址“走”上地面
“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即应天门)高天泬(xuè)寥。”昨日下午,短视频创作者林琳身着汉服登上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面对直播镜头吟诵千年前白居易的名句。在互动中,网友纷纷评论:“看到了盛唐风韵。”“仿佛穿越到千年以前。”……
在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内,山西游客钟岳被眼前的“一门三道”遗址深深震撼:“看到1000多年前的城门墩台、门道,为我们的历史自豪!”
除了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在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天堂景点、明堂景点、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内,千年前的柱坑或城门遗址都被保存了下来。“十三五”以来,我市加快推进隋唐洛阳城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一个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让沉睡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真正从地下“走”上了地面。
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这些自夏至唐的大规模遗存,见证着灿烂的河洛文明,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重要物证。
“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保护为主、规划先行,城市规划让路于大遗址保护,主动把大遗址保护同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利民惠民有机融合,探索出持续发展大遗址保护的“洛阳模式”,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认可与肯定,更让文物的“灵魂”传承永续,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