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店镇杨窑村位于偃师市南部山区。这里群山环抱,地势险要。1944年,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这里开辟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并设立了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队部。近日,记者驱车沿着曲折的乡间小路来到杨窑村,探寻曾经的抗战印记。
李敬土拿着老门槛
府店镇杨窑村位于偃师市南部山区。这里群山环抱,地势险要。1944年,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这里开辟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并设立了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队部。近日,记者驱车沿着曲折的乡间小路来到杨窑村,探寻曾经的抗战印记。
探寻革命旧址 追忆抗战岁月
春天的杨窑村山花烂漫,76岁的村民李敬土坐在一座院子旁,唱起了歌:“三月桃花开,皮司令带兵来,消灭鬼子和汉奸,为咱除祸害。”这是当地群众为纪念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而作的歌,几乎所有村民都会唱。
他身旁的院子就是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队部旧址,经过提升改造,旧址已成了纪念馆。步入院子,只见东、西厢房为砖土结构,青瓦覆顶,古朴而精致,这里曾是“通讯班”“警卫连”等,现已改造成展厅。陈列柜中摆放着当年的电报机、煤油灯、长刀、炮弹等物品,墙上悬挂的展板记录着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的英勇事迹。
院子里面有一个旧窑洞,便是著名的“杨窑会议”旧址,窑洞内还有一个小窑洞,标着“皮、徐首长休息处”。看着窑洞内摆放的老桌椅、煤油灯等物件,仿佛回到曾经的峥嵘岁月。
杨窑村迎来“皮徐支队”
1944年4月,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侵犯豫西。当年9月,以皮定均为司令员、徐子荣为政治委员的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进入嵩山地区。9月29日,皮定均率支队机关和警卫连来到位于佛光山区的杨窑村。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皮、徐二人决定在此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武装宣传。
当年11月初,皮、徐二人率部在杨窑村召集各路武装工作队,召开了一次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决策会议,即著名的“杨窑会议”。会议决定以佛光村为中心建立佛光抗日根据地。
自此,佛光山区成为偃师、登封、巩县(今郑州巩义市)等地的抗战枢纽。在八路军抗日精神的感召下,杨窑村和周边地区的许多进步青年参加了八路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军民一心联合抗日
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队部旧址曾是李敬土家的院子,当皮、徐二人决定在此建立抗日根据地时,李敬土的父亲李金婷主动让出自家的院子和屋子,供八路军居住和办公。
“当时,村里几乎家家都住有八路军战士。”李敬土说,村民们还把救助、掩护伤员视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保证伤员在日军“扫荡”时的安全,村里的青壮年分为两班,一班人在村周围轮流放哨,一班人负责帮助转移伤员。有了村民的保护,敌人虽多次搜索杨窑村,但都未找到伤员。
说话间,李敬土拿起院子大门的老门槛,它虽已破旧不堪,但非常有纪念意义。“皮司令带战士们离开后,日军来村里找他,为了不让日军进入八路军工作的地方,我父亲把院子大门锁死了。”李敬土说,日军用石头使劲砸院门和门槛,门槛的缺口就是日军留下的。
曾有人出高价想买走这个门槛,但李敬土不同意。“这是日军侵华的罪证,也是教育后代铭记历史的物件,给再多钱我也不卖!”他说,父亲一直教导他要永远相信党、拥护党,做一个正直的人。作为一名党员,他也常给孩子们讲述战时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2009年,在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队部旧址的基础上建立纪念馆。2011年,该纪念馆被定为“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基因在杨窑村代代相传。(记者 何奕儒 通讯员 赵夏雨 李博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