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多处“点题”洛阳,为洛阳成效点赞,为洛阳发展赋能,释放了诸多政策红利。尤其是在布置今年重点工作时,多项提升洛阳都市圈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进入了全省大盘子,为我市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加快洛阳都市圈、现代化强市建设带来诸多政策红利。
加快建设洛阳都市圈,联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构建主副引领、两圈带动、三区协同、多点支撑的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和空间格局;力争开工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加快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昨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多处“点题”洛阳,为洛阳成效点赞,为洛阳发展赋能,释放了诸多政策红利。尤其是在布置今年重点工作时,多项提升洛阳都市圈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进入了全省大盘子,为我市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加快洛阳都市圈、现代化强市建设带来诸多政策红利。
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研发国内最长新能源公交车并批量化生产 记者 潘郁 摄
回顾2020年:站位全省大局洛阳更显担当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省政府工作报告在盘点回顾2020年全省发展时,多处给洛阳加快副中心、都市圈建设的成效点赞。
——在回顾总结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经济持续回稳向好等工作时,提出以“两新一重”为重点抓项目稳投资,尧山至栾川高速等项目建成投用,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等“四水同治”项目开工建设,为全省稳投资提供了保障支撑。
——在回顾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加快等工作时,提出优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及两大都市圈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向两市和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下放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同时提到,编制完成了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设立了100亿元的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顺利实施一批高端装备制造、生态环保、交通运输等重大项目。
——在回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作时提出,启动了370公里的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建成120公里的示范段。
——在回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工作时提出,洛阳、开封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获批建设。
——在回顾切实保障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等工作时提出,设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隋唐洛阳城等大运河文化带项目加快推进,石窟寺得到有效保护。
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带火消费市场(摄于老城区民主街,资料图片) 记者 李卫超 摄
总结“十三五”:中原更出彩洛阳更有为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尹弘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十三五”全省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总结,也多次点赞洛阳在中原更加出彩的进程中作出的贡献,实现的作为。
——在总结基础支撑能力更为坚实的成就时指出,出山店水库、前坪水库下闸蓄水,小浪底南北岸灌区等十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
——在总结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等成就时指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建成投用,使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进步,黄河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
大交通推动大发展(摄于郑西高速尧栾段白云山综合服务区) 记者 曾宪平 摄
布局“十四五”:增强洛阳的要素集聚承载和跨区域配置能力
省政府工作报告还对“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部署,对做好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要求。
——在部署“十四五”我省要打造中西部创新高地时提出,要推动郑洛新自创区提质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努力实现关键共性技术与“卡脖子”技术群体性突破。
——在部署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时提出,要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制造、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建材、现代轻纺6个战略支柱制造业,发展壮大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3个现代服务业及数字经济,形成10个万亿级产业。
——在部署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作时提出,要发展夜经济、假日经济和旅游经济,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消费中心和特色消费中心。
——在部署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时提出,要提升洛阳副中心城市功能,增强要素集聚承载和跨区域配置能力,强化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错位发展,加快建设洛阳都市圈,使其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下一步,在全省城镇化发展上将构建主副引领、两圈带动、三区协同、多点支撑的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和空间格局。(“主”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副”是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两圈”是郑州、洛阳两个都市圈。)
同时,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壮大重要节点城市,联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
奋进2021:力争开工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
2021年是河南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省将着力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努力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其中,洛阳同样承担了很重的分量。
——在安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提出,要构建高能级创新中心,加快国家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拓展大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等创新成果应用;重点在地下工程装备、光通信、诊断检测、高端轴承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在安排聚集高端创新资源时提出,要强化郑洛新自创区龙头带动作用,用好20条支持政策,放大自创区集聚效应。
——在安排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时提出,今年要力争开工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持续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
——在安排坚持中心带动、整体联动工作时提出,要强化两大都市圈引领作用。今年将支持洛阳发挥制造业和科技等比较优势,壮大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增强产业创新、交通枢纽、人文交流等副中心城市功能;推进洛济高端石化等产业带建设,促进洛阳与平顶山、三门峡、焦作联动发展。
——在安排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工作时提出,今年还将全面启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探索晋陕豫毗邻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机制。
——在安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时提出,要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率先实现郑汴洛段全线贯通。
——在安排大力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时提出,要发挥郑州、洛阳等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的作用,打造郑汴洛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沿黄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做好洛阳龙门等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记者 李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