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常常以道路为切入点,探索古代城市的布局框架。
二里头遗址早期道路所见车辙(资料图)
考古学家常常以道路为切入点,探索古代城市的布局框架。在二里头遗址的中心区,有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道路网——2条南北向和2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它们将夏都划分为“九宫格”结构,在“九宫格”的中央,即为夏都的宫城和宫殿区。今天,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赵晓军要带大家看看这些宫室的严密布局。
宫城规划,与明清时期紫禁城一脉相承
到目前为止,已探明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内存在着数十座大中型夯土建筑基址。在宫殿区的东部偏北处,有东西并列的两处建筑基址。它们修建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是中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多进院落宫室群。
其中,东侧的3号基址南北长约133米,东西宽约50米,至少由三进院落组成,包括南院、中院和北院主殿,及东、西庑(wǔ)建筑基址。5号基址位于3号基址以西,两者之间以宽约3米的通道相隔,通道的路土下发现有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5号基址总面积超过2770平方米,台基最上层夯土东西宽约48米,南北长度超过57米,坐北朝南,由至少四进院落组成,台基的东、西、北侧有路土活动面。每进院落包括主殿和院内路土,各进院落的主殿都是用窄墙间隔成不同房间的连间排房,南侧多有门道,部分主殿北侧有门道,院内有同时期的贵族墓葬。
二里头遗址5号基址(资料图)
到了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宫殿区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沿四条大路内侧修筑起了宫城;其次,宫城内新建起了两组带有明确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殿建筑群。这一布局意味着更为严整的宫室制度的形成。
宫城总体呈纵长方形,面积达10.8万平方米,一直延用至二里头文化最末期。宫城四面围墙由夯土版筑而成,东、北城墙呈直角相交,宫城东墙上已发现宫门2处,跨建于宫城南墙上的7号基址可能是宫城正门的门塾遗迹。这是目前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其规划与明清时期的紫禁城一脉相承。这也证明,夏王朝的宫城规划对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影响深远。
“朝堂”“宗庙”,沿中轴线对称分布
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基址平面图和建筑复原图(资料图)
经考古发掘,宫城内已确认了两组大型宫室建筑群,它们分别以1号、2号大型宫殿基址为核心纵向分布,都有明确的中轴线。规模最大的1号宫殿基址坐落于宫城西南部,与位于其南大门正前方的7号基址位于同一中轴线,构成宫城西路建筑群。1号宫殿基址为一平面略呈正方形的大型夯土台基,面积约1万平方米。台基夯土厚1至4米,夯筑质量极佳,周围环绕着廊庑和围墙。主体殿堂位于台基北部正中,凸出于台基面之上,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面积900平方米,可复原为面阔8间、进深3间,周围有回廊的木构建筑。主殿以南为宽阔的庭院,面积约5000平方米,可容纳数千人甚至上万人。考古学家推断,1号宫殿应是夏王发布政令、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可能为“朝堂”之类的建筑。
二里头遗址2号宫殿基址平面图(资料图)
坐落于宫城东部的2号宫殿基址,与位于南大门正前方的4号基址,以及增筑于二里头文化末期、位于其北侧的6号基址,构成宫城东路建筑群。2号宫殿基址叠压于3号基址之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3米,东西宽约58米,面积逾4000平方米,台基夯土最厚达3米。
二里头遗址宫城东墙(资料图)
2号宫殿也是由主体殿堂、廊庑、围墙、门塾和庭院组成。主体殿堂位于庭院的北部正中,略高于庭院地面,基址上有木骨墙和廊柱遗迹,可复原为面阔3间、四周有回廊的木构建筑。殿堂前有供上下出入用的台阶或坡道,殿旁有两个较大的烧土坑,可能与“燎祭”(用火烧燎牺牲、贡品的祭祀行为)或“庭燎”(燃柴照明)有关。考古学家据此推断,2号宫殿可能为“宗庙”之类建筑。
宫室结构,体现王权至上思想
1号、2号这两组南北有序排列的宫殿建筑群绵延长度均近200米,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室建筑群。这种布局结构,也与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和《尚书·顾命》所提及的建筑结构基本一致。
二里头夏都时期,多进院落宫室群和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室建筑群首次出现,开古代都城规划之先河,代表着夏代政治和宗教权利的高度集中。同时,反映国家政务治理的宫殿和祭祀祖先的宗庙均已出现,表明宫廷礼仪和祭祀礼制已成为当时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均被后世王朝所沿袭。(洛报融媒记者 智慧 实习生 王奕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