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广州市场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有望5月初对外营业。广州市场的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与跨过涧河建设涧西区有关。连日来,记者对广州市场进行了实地走访,并翻阅相关志书,探寻广州市场的历史。
广州市场百货商店(资料图片)
编者按:到涧西区逛上海市场、广州市场,是一代洛阳人的回忆。广州市场百货大楼、广州酒家、广州理发店等,曾是当年逛广州市场的热门打卡点。时光流逝,广州市场发生变化,广州市场步行街正在进行改造提升。广州市场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自即日起,洛阳晚报推出《广州市场往事》上、下篇报道,敬请关注。
核心提示
眼下,广州市场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有望5月初对外营业。广州市场的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与跨过涧河建设涧西区有关。连日来,记者对广州市场进行了实地走访,并翻阅相关志书,探寻广州市场的历史。
广州市场建成于1956年,与全国支援洛阳建设有关
广州市场位于涧西区景华路附近,是洛阳较早形成的商圈之一。3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广州市场看到,步行街处于封闭状态,工人们站在脚手架上装修楼体外墙。
“广州市场步行街有望5月初恢复营业,入驻商户占比将达到75%。”广州市场步行街改造提升指挥部工作人员尚献鸿说。
广州市场的诞生,有着浓厚的时代色彩。
《洛阳市涧西区志》记载,“一五”建设时期,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铜加工厂等大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涧西区。为响应国家号召,10万多名建设者从全国各地奔赴洛阳,在涧西区掀起了建设热潮。
1955年,涧西区工业建设全面展开,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如何做好建设者们的后勤保障成了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着“建设到哪里,供应到哪里”的要求,我市商业系统组织人马到涧西区设立商店。
大建设开始前后,我市陆续在涧西区建设了国家市场、704工地市场、703工地市场等。1956年,我市在青岛路附近兴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型市场(后命名为上海市场),同期建成的还有广州市场。
市场建成了,但缺乏商业企业的支撑,怎么办?
为此,我市有关人员前往上海、广州等商业发达的城市,动员这些城市的国有商业企业和私营商户内迁洛阳,支援洛阳的工业建设。1955年至1956年,上海、广州等地累计有商户3500人和17家工厂、88个商店的2717名职工响应党的号召陆续来洛。
广州市场是涧西区一个大商业中心
广州市场位于上海市场东侧,是涧西区仅次于上海市场的一个大商业中心。据《洛阳市商业志》记载,上海市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饮食、服务、五金、纺织、烟糖等30多个行业。因有上海内迁来洛、支援洛阳建设的大新酒楼、新源祥棉布店等几家商店在此,特命名为上海市场。
广州市场和上海市场规模基本相当,内有广州市场百货商店、广州酒家、广州市场烟糖商店等40多家商店。因有广州内迁来洛、支援洛阳建设的广州酒家、广州理发店等几家商店在此,特命名为广州市场。
《洛阳市涧西区志》记载,广州市场北连农贸市场,南近友谊宾馆,以广州市场百货商店为中心,周围有广州酒家、菜站、肉店、水产门市部、照相馆、洗染店、理发店、中西药店、白铁社、锦园春饭店、工人浴池、粮店、废旧物资收购店、长春路煤店等国营和集体商店。20世纪80年代,广州市场每天人流量在3万人以上,日成交额6万元至7万元。
广州市场百货大楼(记者翻拍)
广州市场的广百大楼,1993年销售额超亿元
今年67岁的程喜枝和45岁的杨志霞经营着一家广州理发店,在她们眼中,广州市场的中心是广州市场百货大楼(简称广百大楼)。
资料显示,广百大楼的前身是广州市场门市部(后改称广州市场百货商店),1956年12月31日开业,属原洛阳市百货公司。广百大楼位于广州市场的北口,坐南朝北,北与广州酒家大楼隔路相望,南与友谊宾馆为邻。
在程喜枝的记忆中,广州市场门市部在20世纪50年代为平房建筑,经营种类齐全,有日用品、鞋帽、服装、针织品、布匹、五金交电、文具、副食品等,除了涧西区居民,其他各县区群众、中外游客等都是店里的常客。
《涧西文史资料》第二辑记载,为适应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1988年4月14日,广百大楼新楼改造扩建开业,并正式定名。广百大楼内设23个经营部、9个职能科室、家电维修中心和计算机中心,还有一家贸易公司、一家工程公司和一个大富豪娱乐城。营业大厅内拥有中央空调、手扶电梯、电子屏幕等现代化服务经营设施。此外,大楼还设有豪华舞厅和卡拉OK歌厅,是顾客购物、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新楼开业,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广百大楼的销售额连年增长,1993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上缴税利470万元,当时创了洛阳市各大商店历史最高纪录。
当时,上海市场百货大楼、广州市场百货大楼、洛阳市百货大楼、老城商场是我市四大商业集聚地。
广州市场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请看《广州市场往事》下篇报道。(记者 余子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