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至昨日,“根在河洛——客家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我市举行,这是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侨领、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前来参与交流。
15日至昨日,“根在河洛——客家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我市举行,这是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侨领、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前来参与交流。
说起客家人,许多市民可能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客家人源自河洛地区,心理上对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陌生的是他们远居外地,而且我们听不懂客家话。记者在此次交流会上采访了相关专家,让他们来讲述独特的客家文化。
背景
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百姓多次大规模南迁
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客”为名,自称“河洛郎”;他们诗书传家又不乏开拓精神,历史上名人辈出。他们,就是客家人。
许多客家人认为,他们的故乡是河洛地区,现代DNA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中国传统文化中,“故乡”和“家”对于每个人都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客家人这个群体?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楼劲表示,原因要从洛阳独特的区位说起。洛阳扼守着古代中国的四个重要政治区域——关中、河东、关东、江淮。这些地区要么容易产生强势的军事政权,要么经济富庶,种种因素导致洛阳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洛阳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身人口众多,又频频遇到战乱,百姓只好迁徙避祸。
“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轴线,那就是长安—洛阳轴线。唐宋以前,全国的路网就是围绕这条轴线布局的。”楼劲介绍,北方地区的百姓想南迁,洛阳承载了重要交通枢纽的作用。
“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战争频繁,让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百姓多次大规模南迁,形成了客家人。”楼劲说。
迁徙
汉魏洛阳故城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
关于客家人首次南迁的时间,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东汉初年,一种认为是西晋后期。
“虽然这两种说法在学界还有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东汉还是西晋,都城都是洛阳,客家先民是从今天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所在的地方首次出发南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客家通史》专家组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东说。
在之后的历史中,这样的迁徙没有停止。“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是李白所写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的一句,当时正逢“安史之乱”,不少人从洛阳南下避祸。到北宋,“靖康之变”发生后,又有一大批人南迁。王东表示,正是这几次南迁,让以河洛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
“当时南迁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洛阳南下直至豫章,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后来进一步向南到粤北地区;另一条是取道江淮之后,进入长江三角洲,后来延展到浙江、福建山区。”楼劲介绍。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现在是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
发展
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客家人历史上面临的有限生存环境相关
“我们虽然长期生活在海外,但一直讲客家话,客家话无论如何都不敢忘。”马来西亚拿督(该国一种象征式的终身荣誉身份)、客家公会联合会总会长张润安说,就像犹太人、吉普赛人一样,长期的流动和迁徙并没有打散客家人的凝聚力,反而使客家人形成了独特的群体意识,宗族观念就是客家文化里十分重要的一项。
王东表示,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其历史上面临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客家人是从北方迁徙的,目的地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已经被人占据,他们只好选择山区等地生产、居住,同时还要面对原住民、山贼的袭扰,只有团结一心才能生存发展。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就是客家人所建,土楼内有充足的空间安置人员、粮草,对外则可以完全封闭成碉堡,方便抵御外部攻击。
“生活环境封闭但重视教育,这让客家人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同时,因为长期在外,敢于吸收外来文化,所以客家人又具有非凡的革新和开拓精神。”楼劲这样总结客家人。正是基于这种革新和开拓精神,客家人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尤其是身居海外的客家人。
“我希望通过这次认祖归宗的活动,增强客家人的凝聚力,助推客家人和洛阳的合作与发展。”张润安说。(洛阳晚报记者 潘立阁)